一点儿也不智慧的“智慧城市”

对于试图解决城市问题的智慧城市,还是应该面向需求,回到城市本身,而百姓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体,因为智慧城市无论从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目前的智慧城市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面向领导、面向管理者,大屏的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1、资本的盛宴

智慧城市被定义为“一个将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我们的身体相结合,来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城市”,IBM还为此拍了一系列的广告,让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打动了城市管理者的内心:可以通过更好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一切想象插上技术的翅膀都可以飞起来。政策一下发,地方就轰轰烈烈的开始干了,动辄都是上亿的单子,这块大蛋糕实在是太诱人了,所以各家厂商,不论大小都纷纷成立了To G事业部,做起了政府的生意。

一点儿也不智慧的“智慧城市”

 

到现在,智慧城市在中国发展差不多快十年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探索,“智慧城市”应该也由飘渺的概念走向成熟、形成更务实的城市治理方案,但反观当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像是一个由HBAT等大型IT厂商主导的营销活动,而非对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探索。从IT厂商的定义看,智慧城市似乎跟之前的“智能城市”、”信息城市”等侧重于信息系统硬件升级的概念没有太大区别。只可恨当初方案写的高瞻远瞩、建设效果天花乱坠、一落地原来只是为了卖设备、拿了这么多钱、干了成这样也不行啊、对上面交代不过去啊,来块酷炫的大屏,在概念上再将概念拔高拔高,发点通讯稿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点儿也不智慧的“智慧城市”

 

2、草率的智慧?

你会发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般总包都是这些牛气哄哄的互联网厂商或者通信运营商,这种公司一般会依靠强大的品牌背书,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信任,毕竟爱屋及乌嘛,你在IT的某方面做的好,他们天然的觉得你们在平行的方向上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实际上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个集成商,出商务和方案而已,然后搞个合作平台拉上一堆小伙伴去开疆拓土,自己卖基础设施赚个大头,分小伙伴点汤喝,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对于商人他们只关注用最小的代价去复制,然后赚取更大的利润,而对于政府来说,他们更多期待这些巨头们会是个专家,毕竟智慧城市建设是政绩但也是任务,作为项目任务是有明确的时间节点的,但是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理想场景,这样的场景实现显然不是能通过顶层规划立马就能实现的,事务有它客观的发展规律,所以这样调子起的很高的项目,一定是、也必然是草率收场。

一点儿也不智慧的“智慧城市”

3、智慧还需要回到百姓中去

对于试图解决城市问题的智慧城市,还是应该面向需求,回到城市本身,而百姓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体,因为智慧城市无论从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发展模式上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目前的智慧城市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面向领导、面向管理者,大屏的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智慧城市是一个多么复杂的系统,也很难摸清楚它的机理,在无法摸清楚这样的机理之前智能通过微创新渗透、建立起一个个创新的微循环,这也是阿里在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后,又不得不提出城市小脑这样的概念,这也间接宣布整体智能解决方案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需要一个过渡。

在治理城市问题上,谁都没有老百姓有发言权,老百姓会用叫投票在市场化中选出最优解,比如网约车、在线外卖、共享单车、在线支付这些,这些都不是顶层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市场化环境下、由老百姓选出来的解决城市痛点的方案,所以智慧还是需要回到老百姓中去、相信群众的力量。

本文来自信息化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