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余名博士集体涌入一座小县城?“五金之都”何以“制”霸全球?

就在公众都将目光投向淄博之时,一座县城却低调地干了一件大事。4月27日,这座常住人口不到百万的县城——浙江永康汇聚了300多名博士现场阵容堪比今年清华、北大接连在深圳举办的两场顶级论坛

据悉,这300多名博士只是当地人才库的一小部分,该地成立的“博士专家联谊会”已有1000多名当地籍博士专家入会,成为博士专家和家乡沟通合作的平台。

当天整场会议围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跨越式提升、人才培养、海内外协同联动等话题展开,犹如一个个强大引擎,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一座小小的县城,为何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一座县城,制霸全球

其实,这座县城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五金之都”——浙江永康。

永康,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中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永康已经形成了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金属材料等八大产业为主的五金产业集群;如今,全国40%的电动工具、70%的门和80%的保温杯都源自永康制造。

永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五金之都、中国门都、口杯之都、电动工具之都、休闲运动车之都、家居清洁用品之都和炊具之都。

但是让人心生疑惑的是,这样一座没有金属矿产资源的浙中小城,为何会奇迹般冒出数万家五金生产制造企业?又何以成为全球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

实际上,永康与五金的渊源颇为久远。

史料记载,永康远在汉代能产弩机,晋代产铁剑,元代永康铁锁曾作贡品,明末郑成功军中有打造兵器的永康工匠,清代的永康铁匠已能打制无缝枪管……

到了近代,人多地少的永康,每当农田收成不够,自古传下的手艺便成了另一条活路。无数的永康农民挑起“行担”,背井离乡,串村走户,打铜打铁走四方,足迹遍布全国城乡。靠着精湛手艺和吃苦耐劳,永康人用一副行担撑起一家生计,也奠定了现代永康五金文化的根基。

而改革开放,则将永康五金人的商业基因彻底激发出来。

改革开放伊始,浙江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逐步突破禁区,放宽政策,个体经济开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务院颁布《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浙江一批个体工商大户向私营企业发展。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康也掀起了一股“回乡办厂潮”,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祖祖辈辈“行担”走四方的永康五金人,在家门口做起了五金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8年,永康又出现了一波“浪潮经济”。

从1994年的“保温杯热”到后来的“防盗门热”“滑板车热”“电动车热”……热浪滚滚中,永康五金行业的创业气氛近乎狂热,进一步推动永康五金产业发展。

1996年,永康一个县级市还“大胆”承办了国家级博览会——首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27届,世界五金巨头也纷纷参加。

发展至今,五金产业已成为永康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经济份额约占当地工业总量的80%以上。当前永康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14万户,直接从事五金产品生产的厂家达数万家,涌现了王力集团、星月、步阳、哈尔斯等一批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永康五金的全球影响力更不容小觑,永康制造畅销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假如有一天永康不生产任何五金产品,将很快引发100多种商品的全球性短缺,近千种五金产品价格将会发生剧烈波动,这堪比“蝴蝶效应”。

一座县城,制霸全球。

而永康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除了深厚的产业底蕴外,还离不开另外两个因素——地理位置和产业圈。

在地理上,永康虽不沿海,但近海,是广义上的“沿海地区”,也是沟通浙中腹地与东南沿海的要冲。这样的地理区位,意味着永康具备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产品无论是出口和内销,都具备运输成本上的优势。

另外,以江浙沪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是国内制造业的聚集地之一,其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4,产业基础十分雄厚。

而永康正好处于江浙沪制造聚集圈,在产业发展上非常具有优势,比如永康周边的义乌市,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城市的底层逻辑之一便在此。

同样,永康上个世纪90年代创建的“中国科技五金城”,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长三角产业的区域化集群,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国内最大、功能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交流中心,为国家商务部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和浙江省重点市场。

永康五金产业一骑绝尘。

从“贴牌”到“创牌”

然而,尽管永康有明显的产业带优势,却一度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困境。

据永康市商务局经过调研发现,当地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工业设计水平低,80%的企业都处于贴牌微利阶段,即还停留在产业‘微笑曲线’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

典型如苹果代工厂,目前苹果超过95%的iPhone是在中国制造的,然而一部在我国组装完成的iPhone手机,苹果公司拿走了58%的利润,中国工厂只得到不足2%的组装费用。

如今,国际市场风云莫测,企业利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挤压明显,永康五金制造业要想更好地活下去,必须向“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进行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

也就是说,永康五金要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

在十四五规划中,永康构建了“3+2”现代制造业体系,即三大战略主导产业(现代五金、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以及两大新兴产业(五金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以期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赋能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其中,现代五金产业作为永康特色支柱产业,成为重点攻关对象。

永康现代五金由原来的车业、门业、杯业等八大类转向以智能门(锁)、电动(园林)工具、保温杯(壶)、智能家电厨具等为重点,旨在加强各类产业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推动五金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服务化发展。

而像智能门锁、电动(园林)工具、智能家电厨具等都是目前的风口产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渗透率达到11%,4年间翻倍;其他几大门类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做大做强现代五金产业方面,永康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以数智化为驱动,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知道,品牌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加速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影响力是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而永康五金之所以议价能力较弱,一大原因就在于缺乏知名品牌。因此,永康通过“打响区域品牌”“塑造企业品牌”两手抓,来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永康引入了一流制作团队,设计了国际化的永康城市、产业、文旅等系列品牌标识,将“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的金名片直接推送给超1亿名海内外观众面前,有力展现了世界五金之都的恢宏大气。

在塑造企业品牌方面,永康开全国先河,设立“五金MBA品牌研讨班”,吸收37名企业学员和14名机关干部学员参加为期两年的培训。课程由品牌建设专家讲授,推进企业家品牌建设思维更新;同时,引入品牌建设专业团队,对全市五金骨干企业开展一对一专业指导,在销售渠道、产品布局、价格体系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给企业提出针对性的对策,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品牌建设方案。

如今,在永康各行业中,步阳、哈尔斯、王力、星月、新多等众多优秀企业不断壮大,“MAKUTE”“立久佳”“炊大皇”“Arda”“FEIJIAN”“FUSIM”等一批知名品牌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提升产品价值,不仅要塑造品牌,更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近年来,永康财政局大力支持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推动产学研融合以促进五金产业“新成果”产出。

据不完全统计,永康已经累计安排资金近亿元推动创新发展,包括出台鼓励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扶持创新发展等系列政策;承办中国五金工业设计展、高新技术成果展、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支持促进设计成果的转化和孵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数智化尤其加快了永康五金产业制造能级跃升。

永康大力打造“未来工厂”进行智能化生产,目前当地拥有实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11个,数字生产线51条,完成健康休闲和电器厨具行业10个“一企一线”试点项目改造并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用工人员减少40%,能源利用率提高15%,通过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重塑制造业的生命力。

另外,永康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重塑,搭建集科创交易云、大数据展示、需求磋商交易、科创态势分析为一体的综合体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改革倒逼工作提质增效,赋能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一整套“组合拳”下来,推动永康五金产业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而在开头所提及的300多名博士汇聚一堂的震撼场面,也正是永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中的一环。

永康自古人才辈出,目前,当地有海内外博士专家1000多名,他们活跃在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活跃在各领域、各界别。这可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永康政府也一直在谋划让永康籍英才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智力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牵桥搭线。

于是,早在2018年,当地就召开了“首届永康博士大会”。如今,时隔5年,永康再一次召开博士乡贤大会,凝聚博士乡贤合力,共绘永康“同心圆”。

当天的大会上,除了商讨产业发展,还有10名永康“引才大使”精彩亮相。这10名“引才使”,均为供职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永康籍博士乡贤。他们的“使命”,是为永康企业寻找适宜技术、适宜人才。名单一经发布,就有10多家永康企业经永康市委人才办牵桥搭线,希望能找到适宜的新技术、新发明。

从“中国五金之都”走向“世界五金之都”,永康有信心,更有底气!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