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第四篇:推进创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附报告)

前言

《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为系列报告,其中《第一篇:2015-2020年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勾画了2021-2025年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第二篇:推动基础研究,激活创新源头》关注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源泉;《第三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助力人民健康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和创新药支付体系。本报告《第四篇:推进创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在过去五年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速的背景下,聚焦贯穿创新生态系统“临床研究”和“监管审批”两大主题。

实现研发、注册与审评环节的同步,旨在推动创新药在中国的转化研究和临床开发与全球进度实现一致。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并于2018年成功当选管委会成员,2021年顺利连任,全面引入了全球通行的药品研发与注册技术要求,推动了中国药品审评改革创新。目前中国已充分实施了ICH全部指导原则的70%以上,用高效率的“中国速度”向国际化冲刺,为中国同步研发创造了关键条件。加入ICH,中国能够参与全球药物同步研发和同步注册,使中国患者可以及时获得全球药物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帮助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全球研发的方式推进创新。

进一步推动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以人民为中心”,促使全球创新药更早地惠及中国患者,帮助中国创新药更快地造福全球患者;第二,有助于中国医药创新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和互认升级,融入全球创新系统;第三,推动中国医药创新体系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整体研发及审评能力的提升,确保创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研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报告深入分析当前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面临的深层次挑战,从注册监管的科学性、临床研究的高效性以及监管和临床能力建设三方面分别展开。基于现状分析和案例启示,提出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的建议,从政策、法规、机制、能力等方面推进同步研发、注册与审批。本报告提出十条建议推动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包括:

解决当前瓶颈的“三大举措”:提高遗传资源申请要求的合理性并优化流程效率;提升中国受试入组要求的科学性并增强国际数据互认;推动临床机构流程的统一规范和协同并确保高效执行。

确保体系完善的“五大抓手”:优化审评相关流程并鼓励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审评;提高审评审批资料要求的合理性,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确保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全面落地执行;推动临床研究机构平台打造和专职临床研究团队建设,促进机构明确定位,积累探索性临床试验的管理经验;完善临床研究激励机制、资源投入。

推动持续升级的“两大保障”:人才保障,包括监管队伍能力建设,以及基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包括完善科学、透明、风险可控、可预测的监管体系,以及推进临床研究数字化工具平台建设。

查阅完整报告请点击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