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在人口结构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人才争夺已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场白热化的“抢人大战”和“留人大战”中,苏州又将如何主动出击?

2021年5月18日,江苏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苏州人口达1275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净增约229万人。总人口全省第一、新增人口全省第一,是长三角第二大人口城市。
从全省来看,苏州的人口增量接近第二南京(131万人)的2倍、第三无锡(108万人)的2.1倍。
人口的猛增其实一点不意外,从早前苏州的官方态度中也能看出端倪,比如在2021年苏州第一会上,市委书记许昆林提到“苏州有1700万服务人口”,再比如苏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苏州共登记人口1438万人。
再看苏州这几年,无论是疯狂造大学,还是不惜代价入局抢人大战,回归到底层逻辑,都是为了人。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人口的集聚,是苏州发展的起点  
人口,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一个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决定了王朝兴替,也是评判帝王功过的核心指标。
苏州历来是繁华之地,清嘉庆后期,苏州府人口人口就有近600万,但后因灾害、战乱,苏州的人口开始急骤下降,到清同治四年,苏州府共有248万人。
进入20世界,无论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风靡全球的亚洲四小龙、还是90年代上海、深圳、广州等东南沿海明星城市的快速崛起,无一例外,都是靠廉价劳动力撑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起家的。
同样的,苏州的发展奇迹,固然离不开三大法宝、离不开地理优势,但所有一切的基础,都是人,是千千万万为这个城市付出努力的普通的个体,人口的聚集,是苏州发展的起点。
1984年,抱着“市长要敢于给外商端洗脚水”的信念,苏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在昆山成立,自此拉开了苏州在制造业强市道路上一路狂飙的序幕。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而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起点,是从1985年开始的。
1985年,苏州的经济总量刚刚超过90亿元,距离上海的467亿、北京的257亿、天津175亿、重庆164亿、南京的139亿等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一年,苏州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苏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重点发展“出口导向经济”的战略目标,号召乡镇企业充当外向型经济的先行军和主力军。
这一年,苏州全市乡镇企业中仅有215家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额仅1.4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16.15%。
到1988年,出口企业已增至923家,出口额猛增至21.6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3.74%。
出口企业和出口额的集聚增长,除了带来可观的GDP和外汇收入,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人来维持一刻不停的生产线。
1988年,苏州全市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到了129万人历史高峰,这也是苏州本地人口对经济的最大承载能力。
要想再往前走,势必要源源不断的吸收外来人口。
尤其是1992年苏州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大量外资企业进入,紧靠本地人口远远不能适应用工需求。
这一时期,苏州就开始敞开大门,引进各类人才,1994年,苏州开始接受大学本科毕业生取消户籍限制,当年度苏州制造业从业人口已经增长到182万人。
2001年中国加入WTO,苏州更是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外资纷纷涌入,而这些外资又主要流向了苏州制造业,成就了苏州世界工厂的美誉。
制造业的膨胀式发展,使得苏州对劳动力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这一时期,到苏州电子厂打工,成了安徽、河南、四川、湖北等地年轻人追求财富、提升自我的首选之地。
背上“尿素”字样的蛇皮袋、装上被褥行李的人群,一度成为苏州火车站、汽车站最大的群体。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1993年就在苏州投资设厂台湾富士康,在这个时期就业人口一度超过11万人。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顺便说一句,1999年的时候的苏州,房价仅1680元一平,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苏州可以扎根下来,苏州还在1997年就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公积金制度。
这个时候的苏州,简直的无敌的存在!
2011年上半年,苏州的GDP一度超过深圳。 
到2012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91.6亿美元的巅峰,同一时刻,制造业就业人口达到了427.1万人的顶峰。
巅峰过后,随着苏州开始转型,部分加工企业迁移到内陆,一同过去的,还有劳动力。
苏州的制造业就业人口从2012开始也一路下滑,到2019年时,已经减少到403.8万人。
作为以制造业起家的城市,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变化,和苏州的经济增速如出一辙,2013年苏州制造业就业人口开始回落,反映在经济上,2013年苏州的GDP增速首次跌破10%的高速增长,并逐渐放缓至今。
虽然现在时过境迁,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复当年的荣光,我们更多的强调创新、强调生物医药、强调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转型升级,确实是现实且必要的。如果向苏州这种城市都不主动去转型、不去做高精尖,那中国的未来脖子会被卡的越来越紧。
如果长三角不主动去转型,死守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中西部地区哪里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内循环又怎么可能转的起来。
但是,转型升级是一个漫长而深刻的过程。
如果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没有现在苏州的人口规模、也不会有最强地级市的荣光,更谈不上转型升级。
直到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在苏州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人口的集聚,是苏州这片热土升值加温的起点。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苏州入局抢人大战的基本逻辑

 

产业和人口始终是决定城市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抢人就是抢GDP。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谁能留住更多的人才,就意味着谁就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获得先机。
苏州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和苏州这几年的不惜代价招才引才有着直接的关联。
降低落户门槛、推动积分互认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苏州最神奇的操作,是建大学。苏州深知,一所苏州大学,不足以支撑苏州高等教育的未来,也不足以支撑苏本土人才的迫切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至少有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杜克大学、利物浦大学这6所中外名校把“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都带到了苏州。
这就意味着,这些高校不可能轻易的离开或者中途退出,未来将真正在苏州“扎根”。
孔雀东南飞,苏州这一招,直接把孔雀的老巢给搬来了。
 

5月1日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人才落户新政实施一周年的成果,16266位人才实现“落户自由”。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苏州之所以不计代价抢人,是因为人口竞赛,已经到了最后的机会。
不只苏州,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惜一切的招揽人才,自2017年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以来,各地纷纷开始加入这场“抢人大战”。
与一线城市人才“不请自来” 相比,二线城市吸引人才,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给钱、给房、给户口,对于落户的门槛更是不断降低。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最后一批婴儿潮出生的人,已经到了买房结婚的阶段。
根据中泰宏观的统计,1982~1997年16年被称为我国黄金婴儿潮,因为在这16年的时间里,每年的新生人口都在2200万以上。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但由于后来人口管理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抚养成本的抬升等诸多原因,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从90年代以后开始大幅下滑,再没有出现新的“婴儿潮”。
2018(1523万)、2019年(1465万)、2020年(1003.5万)出生人口甚至创1949年以来除1960-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外的新低。
并且,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根据恒大研究院预计,中国出生人口将持续快速下滑至2028年的不到1100万,2029-2036年有所企稳,2037年后再持续下滑至2050年的约800多万。
看到这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各个城市争先恐后加入前所未有的“抢人大战”,并且不断降低底线。
最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太紧迫了!
现在,80后在忙着为二胎换房,90后忙着为结婚买房,最晚的97年生人,也都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
这三波人是现在买房、置业、创造财富的主力军,在最后一波“婴儿潮”也就是1997年生人30岁之前,也就是2027年之前,将是抢人大战最为白热化时期。
 
也就是说,留给苏州的时间只剩不到7年了,7年后,城市的人口数量,将会决定接下来几十年的城市格局。
如果错失了这黄金7年,在出生率逐渐降低的未来,在出生人口越来越少的未来,想要翻身,难如登天!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苏州人口增长的瓶颈和隐忧
从江苏此次公布的七人普数据来看,老龄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苏州自然也不例外,由于人口基数大,苏州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
国际人口学会定义: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就是处于“老龄化”;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4%,或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就是“中度老龄化”。
由于苏州七人普数据还未公布,能查到最新的数据是苏州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底,苏州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83.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02%。
其中,常熟市、太仓市、姑苏区的老龄化程度都已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几乎每三个人就有一名老人。除工业园区外,其他市区的老龄化程度均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苏州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起2018年苏州市民政局的数据,肯定有过之无不及。
低出生率则是苏州人口增长的另一大隐忧,苏州近年出生人口也大幅减少是不争的事实,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
从出生率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以来,苏州出生人口攀升至2017年的8.2万,然后连续两年下滑,政策效应明显消退。
继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0.7万后,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0.66万至6.19万人,创下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样的,七人普的数据,不出意外会更加不乐观。
你必须得承认,苏州,新生儿的啼哭声正在变少。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大多数人不愿意生的愿意自然是房子,当他们用尽六个口袋凑齐首付后,还有巨大的房贷压力。
比如你在苏州贷款买了套房,那一个月家庭基本开支就得1万以上,孩子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夫妻俩每天一睁眼就得拼死拼活干活挣钱,每天活在高压之下,还谈什么生孩子?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最为重要的是,站长认为,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问题,短期内是不可逆的、无解的。
日本和韩国为了逆转这个趋势做了无数努力,但现实很残酷,2020年,韩国只出生了27.58万人,总减少2.08万人,日本只出生了84.8万人,总减少42万人,努力一点用没有。
所以,苏州的生育率,大概率还会在低位徘徊好长一段时间。
总结来说,自己人不肯生,老年人在增多,如果外面的人再不肯来,那苏州人口增长的瓶颈,可能就要来了。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留住人,才能笑到最后

 

上面讲到,谁能留住更多的人才就意味着谁就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获得先机,这是很多城市大动作“抢人”的基本逻辑。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但支撑这个基本逻辑并不只是一时的抢人,而是要能够长久稳定地留住人。抢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并不能划等号。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就曾提出:“一个人在哪里就业,在哪里居住,就在哪里纳税,也就应该在城市中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市之间人才政策、资金补贴、发展空间、事业平台、公共服务、政务服务、文化制度、人居环境等比拼,说到底,都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外在表现。
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才是人来了之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政府需要提供大量的公共配套服务。以教育为例,截至2019年,苏州小学生在校生数量已达到82.13万人,仅低于上海4万人,超出杭州21万人。
2020年,苏州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766.8亿元,按744.3万人户籍人口计算,每落户一个人,政府需要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成本2.4万元,这还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每年累计并递增的。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无疑能在“抢人大战”中占据优势。
这也是“抢人大战”在准一线、二线城市白热化的原因,讲白了,三四线城市,即便抢到了人,没有后续源源不断的财政投入,最终也留不住人。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最后,说说房子的事
房子的重要性,已经到了任何话题都不能忽略的程度。
 
我们常说,产随人才聚,业因人而成,业成而城兴。这里的业,自然也包括房地产业。
对苏州而言,苏州是以制造业起家、也是以制造业为基石的城市,苏州公安局数据显示,70%的在苏外来人口从事制造业,苏州的未来,也必是制造业的未来。
区域经济 | “抢人大战”再升级,苏州的制胜关键在哪里?
再多说一句,长期来看,制造业,是我们能够与美国打贸易战的根本依仗,如果企业家集体放弃实业一心炒楼,放任产业回流美国或者迁往东南亚,那我们就真的变成了砧板上的肥猪肉。
但短期来说,不到万不得已,地方还摆脱不了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依赖性。

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重要来源,在一些城市甚至其重要性已经快比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了。

苏州也不例外,根据中指研究院报告,2020年苏州卖地收入(土地出让金)1183亿元亿元,位居全国第11,虽然相比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超2000亿的城市,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但也赶上苏州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303亿元)的一半了。
对东南沿海城市来说,财政刚性支出的不仅仅是要对本地区人民负责,还得拿出一半的收入上缴国家,还得拿出一部分收入对口支援西北部,还得投入天量的资金引导创新,到处都得花钱。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多数城市的财政收入失去了增长性,苏州虽然还有3.7%的增幅,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没有卖地收入的支撑,部分公共服务的刚性支出将难以为继,而健康可持续的卖地收入,除了一座城市本身的能级,很大程度上需要有温度的房地产市场的支撑。
人口的新增和集聚,不仅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更意味着强大的购买力。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今年以来,苏州的楼市新房又出现了不少久违89平户型,之所以说久违,是因为基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一个楼盘都是89平户型会比都是大中户型多出来近四分之一的入住人口。
所以,很多地方现在89平都难寻踪迹,但对年轻人而言89平和100多平,在苏州差的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这很有可能就是决定你能否留住苏州的关键砝码。
苏州为了让你留下来,确实做足了功夫。
也难怪,2020年,苏州荣登全国最佳引才城市,在不久前DT财经公布的“2020年离开北上广深的人去了哪里”报告中,2020年离开北上广深的人最偏爱的城市苏州排第二。
对普通人友善的城市才有未来。一个地方好不好,就看他们怎么对待最普通的民众,能够对普通人、对底层有善意,自然不会苛待、欺骗来投资的企业家。
一个个普通的个体,才是苏州这座伟大城市的创造者。
本文来源上海华略智库。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