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近日,德国上莱茵河谷发现一处巨型锂矿,储藏量足以供4亿辆电动车锂电池使用,是目前全球最大锂矿。本来挖矿致富是专属第三世界的故事,西方富国因为严格的环保,基本不在本土开矿,但这次,一众德国车企纷纷要开矿,因为这可以给虚弱的欧洲电池大业来一剂强心针。

 

过去十几年里,欧洲的动力电池屡战屡败。今年欧洲汽车下定决心全面转型之后,为动力电池押上了大赌注。3月15日,大众集团下单140亿欧元扶持瑞典电池初创企业Northvolt。同时欧盟12个成员国70个项目中投资200亿欧元(240亿美元) ,以确保电池的自给自足,这包括锂、镍和石墨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彭博预计,欧洲各国政府、制造商、开发银行和商业贷款机构已经对电池供应链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欧洲希望在2030年电池自给率达到31%2020年欧洲只有7% 的份额 

1欧洲为何要豪赌新能源车

欧洲之所以这次押上这么大的赌注,主要有3个原因。 

 

首先新能源领域,欧洲足够底气2021年第一季度,根据ACEA(欧洲汽车制造协会)数据,欧洲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达到45.29万辆,同比增长约97%,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渗透率为14.7%同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44.2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欧洲开始超越中国。电动车里,电池占有30%以上的成本,按功能和价值来说相当于电池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这是任何一个有抱负的车企无法放弃的部件。从市场角度来说,欧洲有底气造电池了。 

 

其次,电动车保有量的变化,引发就业危机。欧盟测算,如果汽车产业电动化将会有几百万工人岗位不保。近些年欧洲汽车供应链公司不断传来甩卖的消息,甚至有些是百年老店。时代一变,不计其数的企业要关门。反过来欧盟委员会预计,如果欧洲电池项目进展顺利,2025年电池行业数十个新的工业联盟,将创造多达4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如果拱手将这几百万工作岗位让出,欧洲的政治家无法向民众交代。所以欧洲必须不计成本地去做电池。

 

最后,在之前几年,学界和产业界一直认为,如果把电动车的制造过程计算在内,电动车并不比燃油车更低碳。但随着技术进步,电池成本下降,这个结论反转了。最新根据剑桥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奈梅亨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 在世界95% 的地区,电动汽车比汽油汽车更清洁。该研究称,唯一的例外就是波兰这种煤炭发电发电大头的地区在瑞典和法国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或核能,电动汽车的全流程排放量要比传统车低70% 。在碳中和的大旗下,电池也是有利可图的。

 

所以欧洲再战动力电池很自然的事。欧洲的计划也非常宏大,计划到2025年,欧洲的工厂满足欧洲需求,不再从亚洲和美国进口电池。德国正成为欧洲电池的中心特斯拉(Tesla)正考虑在柏林附近建造下一个巨无霸工厂。大众和欧宝正考虑在德国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此外,包括中国的宁德时代等亚洲电池巨头也将德国视为未来制造业的首选地点。根据 BMI 的数据,德国很快就会成为欧洲一半以上制造产能所在地。

 

但在一些分析机构眼中,欧洲自主电池没有太多机会。以下是2020市场上各大玩家的份额,这张图中,超过75%的电池生产能力分布在7个大公司,它们都来自亚洲大陆。中国有CATl(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三家企业。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不久前宁德时代曾毓群谈及德国设电池工厂的故事,大吐苦水,“他们很慢,成本也很高,很多东西都按部就班。”曾毓群举了一个例子,“很难想象挖土的工程车,经过村子的公路会被村民堵住,理由是污染环境,需要议会开会,要么罚款,要么承诺作出什么贡献。这其实是一种买路钱,只不过换了另一种形式。”曾毓群看来,这种层层扯皮,导致德国制造业的效率非常低。

 

由于亚洲电池的超级能力,甚至特斯拉的电池能力也未赢得行业尊敬。迄今为止,特斯拉缺乏自己的电池生产能力,它唯一自己运营的动力电池千兆瓦级工厂只有约35千兆瓦时的生产能力。在其他巨头前面只是个小弟。不过,在特斯拉的规划中,未来几年特斯拉的产能将超过LG、比亚迪、松下和CATL在2020年的总和,其中很大的部分设在柏林工厂。

 

 

欧洲赖以打破垄断亚洲电池垄断“希望之星”是瑞典的Northvolt。 在欧盟出手之前,Northvolt的进展不顺利,没有获得太重量级的资本投资,三年前Northvolt喊出“建立欧洲第一家本土电池超级工厂”,迄今这一目标还未达成。按计划,2021年下半年,它的8GWh生产线将建成投产。

 

Northvolt之外,欧洲的电池企业还有法国Verkor 意大利电压(Italvolt),按计划它们将来推出自己的产品标准100% 使用欧洲技术。 

2目标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20209月,根据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和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一项联合研究,日本在2018年发布了2339项与电池相关的发明的国际专利申请,几乎是排名第二的韩国的1230项专利申请的两倍。电池领域十大专利持有企业中只有一家欧洲企业。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专利之外,动力电池中关键的锂和钴的供应,大部分被控制在中国企业手中。根据伦敦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企业控制了80%锂。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钴矿产量占全球钴矿产量的60% 以上。经合组织(OECD)2019的一份工作文件显示,刚果拥有全球一半的钴,它的14座最大钴矿中有8座为中国所有,中国控制了刚果40%的钴中国企业还大量购买外企控制的钴。今年3月,中国企业格美林宣称,已买下嘉能可未来10年战略长单,嘉能可将在未来十年向供应不少于137,800 吨钴矿。同时,根据 Benchmark Minerals 的数据,中国企业控制着约80% 的钴冶炼行业

 

由于之前电池金属主要应用于手机电池,如果大量应用动力电池之后,用量大幅上涨,这些矿物质将大幅涨价,专家预计将上涨4倍。

 

没有专利,也没有矿,欧洲如何成就动力电池的三分之一强?就连欧洲自己的智库也不看好。欧洲产业智库CIC energiGUNE根据各主要电池企业目前已经落地的项目和规划中的项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动力电池公司的产能如下图所示。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并不是所有欧洲整车企业都电池雄心,宝马就明确表示自己不造电池,宝马CEO日前宣称,他们与供应商(宁德时代等)合作愉快,没有必要自己去造电池。宝马只对研发未来的固态电池有兴趣。

 

只要算账就很容易看清楚,目前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已经进入价格竞争的阶段,作为后来者的欧洲电池,要专利没有专利,要矿没矿,要经验没有经验,要产量没产量,效率和成本也没有优势,如何竞争?大众无非自恃有整车销售,可以将欧洲电池纳入自己的供应链,顺带发展欧洲电池。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品牌号召力还有几分能量,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弄不好大车拉小马算盘搞砸了,反而让小马带累了大车。宁德时代已经成长为三元电池龙头,高端车都采用这种电池。在市场上,一辆用宁德时代的宝马,和一辆用初创公司电池的大众,消费者选哪一个?

 

大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大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国企,德国的“地方国资”拥有大众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对于流失几百万岗位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大众没有选择的空间。

 

但是人类产业史似乎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在同一个赛道上,后来者可以超越效率更高的领跑者。欧洲人应该明白,在二三十年前他们就将动力电池的领导权拱手让出:当手机制造中心转移到亚洲,手机电池制造也就转移到亚洲。当马斯克把手机电池攒到一起造出动力电池后,动力电池的领导权也顺利过渡到亚洲人的手中。宁德时代们已经在电池领域浸淫近30年了。再回顾下产业史,中国人用超巨的市场做支撑,以举国之力都未能在传统汽车实现直道超车,为什么欧洲人在电池领域以举国之力就能实现直道超车呢?即便就是家里发现了矿,也很难心想事成。 

3产业竞争还是国家对抗 

不过欧洲车企的处境可能触发另一种危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产业竞争越来越容易变质为国家对抗。西方媒体早就开始声讨中国的电池霸权了。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评论 | 警惕【欧洲】豪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或将上升为国家对抗

 

4月21日拜登参观美国电动车企业时,强烈表达的美国政府介入电动车,要与中国展开对攻的意味。以汽车为绝对支柱产业的欧洲,在中美芯片大战时尚能置身事外,倘若在动力电池和整车走上下坡路,绝对不可能坐得住,因为除了汽车,欧洲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大的优势产业了。这关系到欧洲的经济安全和就业。如果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古董,流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这是任何欧洲政治家无法承受的灾难。

 

市场上挣不来的,只有靠政治去挣。不难预料欧洲会以受害者思维保护车市,甚至为保护车市牵涉到类似新疆棉花之类的政治议题。或许有人认为中欧长期相对友好,那是欧洲汽车强势时的旧黄历。当汽车成为中国的强势产业,欧洲车企承压,汽车这个中欧友好的压舱石,就变成中欧火药桶。目前已经看到中欧关系变质的苗头,中欧贸易协定遇挫,欧洲议会以人权等议题直接指责中国。甚至连德国政界和媒体都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始清算尚未离职的默克尔,指责默克尔对华太过友好。无论下一任德国总理是谁出任,对中国强硬不可避免,正如欧洲媒体说的那样,“中国会怀念默克尔的”。大概率来说,美国以芯片、欧洲以电动车联手围堵中国的日子并不遥远。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