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欧洲的中国电池企业需跨越竞争上的两道坎

欧洲既需要前来欧洲的投资以提高本土电池产能,又怕有着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冲击欧洲市场,更怕欧洲在电池供应上过于依赖中国。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张冬方

按照纯经济逻辑,在动力电池上,欧洲有市场,中国有具价格吸引力的产品,欧洲有意更快实现碳中和,中国有意加大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的投资,可以加速欧洲碳中和的进程,这原本可以是件一拍即合的事情。

SNE Research数据表明,2023年1月到12月,全球前六电池供应商占据了全球82.2%的电池市场份额,来自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36.8%和15.8%的市场份额占比占据前二,韩国的LG新能源以13.6%居第三。至于需求上,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再加上美国在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领域进行去中国化,欧洲市场在中国电池企业眼中越发具有吸引力,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投资建厂已经成为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的主力军。而中国在欧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也正符合欧盟净零工业法草案中对净零技术欧洲制造的目标设定。该草案规定,至2030年,欧盟在战略性净零技术上的产能接近或达到年需求的至少40%,电池就位于战略性净零技术名单之列。

但除了经济逻辑,还是经济安全逻辑和竞争逻辑。欧盟对中国电池的立场可以在欧盟这两年密集发布的关键原材料法、净零工业法、经济安全战略等法律草案和文件中找到线索,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欧盟寻求摆脱对中国供应的依赖,在电池上,也不例外。欧洲本土车企电动化需要电池,欧洲既需要前来欧洲的投资以提高本土电池产能,又怕有着价格优势的中国电池冲击欧洲市场,更怕欧洲在电池供应上过于依赖中国。而于中国电池,欧洲既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又是障碍不断、成本日增的市场。

价格更低,产能更高,原本是一种优势,但是,当低价被推定为来源于政府补贴,而不是因为技术和创新,但高产能被理解为向欧洲出口转移过剩产能,对欧洲市场造成冲击,这种原本的优势也会成为进入某个市场的障碍。

可以从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说起。该起调查看上去和电池并不直接相关,但是鉴于电池是电动汽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一起因电动汽车价格而起的反补贴调查与电动汽车中的电池只有一步之遥,所谓唇亡齿寒。智库荣鼎咨询曾在一篇分析中称,根据他们的估计,在2015年到2020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接受的政府扶持分别约43亿美元和25亿美元,由此带来了低价格和产能过剩。分析推断,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可能将上游的政府补贴也纳入考虑范围在内。

但是,荣鼎分析并不认为欧盟会在中短期内打击中国电池企业。分析指出,电池和其他绿色技术行业存在两个重要的区别:其一,中国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决定了欧盟在对中国制造的电池的贸易调查和由此带来的额外关税可能会在短期内给欧洲下游行业带来沉重压力,因为在中国电池之外的替代供应既有限又太贵;其二,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大力投资,活跃了当地经济,增加了本土产能和供应,也匹配欧盟的去风险战略,即使产能出自中国之手。分析认为,在中短期之内,欧盟不大可能对中国电池企业采取行动,不大可能运用包括《关于扭曲欧洲单一市场的外国政府补贴条例》的贸易政策。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一旦欧洲吸引到足够的产能,包括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工厂在内的在欧中国电池企业,则会被当作对本土企业构成的威胁。毕竟,欧盟的最终目标还是发展壮大自己的本土电池产业。

但不少能影响欧盟政策的智库主张果断使用贸易政策工具。智库MERICS的研究员塞巴斯蒂安(Gregor Sebastian)并不看好欧洲电池在创新上超越中国电池,鉴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研发上的投入远远高于韩国竞争对手,他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中国电池能更快地将自己的技术商业化。塞巴斯蒂安主张欧盟应当欢迎中国投资,让其对欧洲的经济和气候贡献力量,但欧盟须在公平竞争上用力,应当启用欧盟的新工具来制裁受益于政府补贴的外国企业。

在竞争逻辑中,如果不能在成本和价格上求得突破,那就得另辟蹊径。我曾在《欧盟在电池产业战略布局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一文中写到过如今已生效的欧盟新电池法规,也谈到过欧盟在电池上的差异化生存策略。虽然,欧盟在这部覆盖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法律中试图面面俱到,既想在原材料上自给自足,还想在电池本土生产上施展拳脚,但其实,欧盟在电池上最大的机会可能就是在全球最“绿”电池上做文章。该法规设定了一道道进入欧洲市场的绿色标准门槛:碳足迹声明、电池护照、回收标准、尽职调查等等。有分析将欧盟新电池法规所代表的从成本转向质量的竞争路线,描述为欧洲电池选择成为法国的LV,而不是中国的Shein

中国电池面临的第一道绿色门槛就是碳足迹。根据该法规,2025年2月开始,电动电池产品须提供碳足迹声明,2028年2月开始,欧盟将为在欧盟市场出售的电动汽车电池设定碳足迹限值,该限值覆盖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到最终的电池应用。至于电池护照,则从2027年2月18日开始,进入欧盟市场或服务的电动汽车电池需要提供有关型号和追溯到其整个生命周期信息的带QR二维码的数字护照,信息分为不同等级,包括公开信息和仅向监管部门披露的信息。这些繁琐的规则所涉及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排放的达标,对中国电池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复杂而沉重的成本和负担,而且,和在欧生产电池比起来,向欧出口电池面临着远远更高的绿色达标成本。

进入欧洲的中国电池,不仅要经受成本上的推敲,还有通过绿色标准上的考验,迈过了这些坎,才意味着在欧洲市场上有了真正的竞争优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