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作为物流媒体,我们非常关注当前暴露出的应急供应链方面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请业内权威人士——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邱伏生进行了专业分析。本文试图分析疫情阻击战中应急供应链的瓶颈问题,梳理疫情应急供应链的体系构建和基本思路,以期对后续的应急供应链建设和运营有所助益。

仅以本文献给在新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奋勇拼搏的人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后勤供应链支持人员致敬!让我们凝心聚力,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

疫情应急供应链是基于病毒/细菌传播所带来的感染灾难环境下(如非典、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由政府组织和提供医疗机构、人员、行政管理、供应链技术、资金和相关物资支持平台,并以政府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中心为指挥控制中台而组建的常规或动态供应链联盟,以快速救治、预防控制为核心目标,由若干医疗机构、物流企业、物资供应商、政府管理部门、检测机构等实体构成的快速响应疫情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

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的不断变化和防治工作的深入,疫情应急供应链的问题越发凸显出来。

口罩供应的问题、仓库管理的问题、捐赠对应的问题、不同捐赠线上物资统一调度和协同的问题、一线医务人员缺少防护的问题、医疗物品积存的问题、随意领取和乱发放的问题、货品有效性的问题、物流运输的问题、蔬菜被销售的问题、医疗物资账实不清晰的问题、信息实时发布的问题、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公众质疑和事件应对的问题……种种问题无不体现了: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灾难救治战役中,我们的应急供应链还不及格!

从应急供应链的专业角度而言,笔者对以下六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缺乏疫情救治应急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

首先,没有先期的疫情防控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界定,导致供应链服务理念不统一,运营过程进退失据、判断失误、贻误战机。从湖北省、武汉市以及黄冈市的表现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当疫情日益变得严重的时候,一线医务人员在前线作战,应急供应链后勤系统基本上是没有章法,不知道从何下手。面对各类救治物资,一下子慌了神,于是,各个环节的人不知道为何而战!是集中存储保管好,还是及时分点发放?是静待时日做好账,还是条分缕析拉通渠道?是满足医院要求,还是发给普通市民,抑或是领导?是先给确诊患者,还是给易感人群?……由于没有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的指引,相关后勤人员进退失据,只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开展工作。这就难免顾此失彼,无法从大局的角度来应对,形不成系统的战斗力!加上疫情本身也存在不断发展和易感人群流动等不确定性,这个供应链体系的应变能力就越发显得笨拙了!

建议:建立和优化灾难识别体系,并同步构建该灾难情况下的快速分析方法论和供应链策略、逻辑梳理模型以及目标和价值导向,保证灾难来临时能够快速开展“顶层设计”、“中层应对”和“基层执行”的应急供应链战略体系。

比如,面对本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灾难,在疫情成规模发生并且触发了国家一级应急响应机制之时,除了医疗团队的调度和派遣,就应该同时集中应急供应链专家团队讨论供应链的战略和价值导向(比如树立疫情为纲、以人为本、人-物匹配的战略导向,快速、精确、实时支援一线医疗团队与定点医院,为阻止疫情扩散做后援的定位),做出本次供应链如何配合前线医疗团队的协同和配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梳理相关要素和逻辑关系,保证后续的运营组织、人员调度、物资管理、信息机制的综合计划和作战方略,从而为后续的有效运作提供方向、依据和准则。图1是笔者试图提炼的疫情应急供应链战略导向。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图1: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应急供应链战略价值导向

二、应急供应链管理组织缺失,容易导致“外行管理内行,好心办坏事”

医务人员在前线作战,专业度和工作强度毋庸置疑。但是,所有的“战争”打的都是后勤,疫情救治物资涉及到供应方、物流公司、物资管理、品类管理、分发管理、信息传递和披露、优先级别管理、医院和医护人员使用和患者救治对象补给管理等多个环节;从地域而言,涉及到全国乃至国外的流动;从人员而言,涉及面更加广泛……

这就需要有一定专业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管理绩效来系统开展,甚至是专家团队来督导和调度,尤其是疫情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更需要有“快速”、“有效”、“精准”的供应链管理团队、管理方略和行为来做保证!

当前的管理模式,通过某些政府官员、基层管理者、保安或者警察来管理,是很明显的错位。俗话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非专业人员管理,即使他们在尽心尽力,也更多的是事倍功半,何况这是十万火急的疫情战役的后勤呢?!(此后武汉红会将紧急物资的物流管理交给一家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此前半个月“懵懵懂懂”的应急物资管理,人家24个小时之内就全部理顺清楚了)!与此同时,应急供应链涉及面之广,难免出现纰漏,正由于其处于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中,人们更容易将其平时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大,最后“真”出问题了,往往是由(行政)领导来负责任,轻者撤职,重者被查办。其实,这对于“被授权和被派遣”的管理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建议:根据应急供应链的价值导向,设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甚至县级的应急供应链中心,如图2所示。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图2: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组织模式

该中心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和有效运作性,必要时应该成立应急供应链专家组,配合一线医疗团队的需求和易感人群防护要求,建立相关物资、资金、饮食、服装、器械、场地、人员等的调度和运作,设立信息发布机制、公共关系机制、专业考核机制、人员上岗机制、物流运作机制等,确保实现合理组织、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的组织机能。

三、应急供应链计划缺乏全价值链总体规划、部署和打通,导致供应链运行缺乏执行标准和依据,容易各行其是

从口罩的缺乏、采购的难度、生产的临时组织能力,应急物资储备结构的确定,到慈善捐助的物资合并管理、存储、盘点和运输、发放,再到疫情救治物资的分类管理、使用场景和人群的准确配送,再到各地库存控制和预警、拉动慈善救助方的救助方向引导(事实证明目前有些捐赠未必是有效的,比如口罩,很多只能作为一般防护使用,不能作为前线医用),再到相关人员的调度和管理、应对……诸多的管理要素,并没有串联或者并连起来统一筹划和管理,使整个疫情战役的后方各自为战、不计因果,结果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状况百出,延误战机,甚至有前线医生说“我们就有如讨饭的一样,乞讨口罩和防护服”,当然也就容易出现随意发放、顺手牵羊的情况了。

实际上,众多的捐现金和打款、捐医疗物资、捐蔬菜、捐设备、捐人力(志愿者)的行为,都没有统筹规划,导致物资堆存在临时物流中心的仓库分发不出去,“听得见枪声的人呼唤不了炮火”,甚至传出“物资的分发不归我们管”的不作为的籍口,于是,前方依旧缺货,中间库存堆积,后续的捐助被迫中止,甚至有人质疑物资、资金的去向,影响了人们的信心。

建议:根据应急供应链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物资、资金、医院、慈善机构、捐助人员、采购渠道、储备中心、物流中心、运输公司、信息机制等,梳理运作逻辑和关键节点(瓶颈约束)控制机制,从而建立应急供应链计划体系(比如,应该有供应链运营能力的储备,比如供应链专家、供应链物流运营团队、供应保障定点单位、哪些物资需要储备以及储备在哪里等方面的先期规划),以求尽快打通全过程链,并以此为中心梳理和发现过程中的风险和瓶颈,从而做到早期预警、先期准备、有备无患,尽量做到以疫情为指令、以一线为中心,实现有效的拉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既不要有人员和物资的欠缺,也不要有不必要的哄抢和浪费。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图3:疫情应急供应链计划体系

四、运营规则和判断标准缺失

这直接导致各个环节的管理运作没有作业依据,没有章法,不同的环节和人员执行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无法衡量其工作绩效和对于疫情战役的有效程度。比如,捐助的蔬菜应该在什么时段(比如不同批次的分类和先进先出管理),如何发放和处理(后来说是平价销售了,但是没有提出先期的依据)?何时调用储备物资?不同类型的口罩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医院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发放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比如有的物资被定向捐助,更多的应该是需要优先满足一线医疗人员)?捐助物资(如口罩的合格性、蔬菜的合格性、护目镜的合格性和实用性)是否需要有准入门槛?并且设置相应的机构和环节来快速验证?物流中心物资的发放应该依据谁的指令——是政府官员的还是供应链协同中心的?每个岗位上的人们应该如何尽职尽责地工作?劳动量、绩效鼓励和疲劳强度(甚至是危险程度、寒冷程度、闭塞程度)如何计算?相关的信息由谁来收集和向社会反馈与公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升级到什么样的等级和汇报制度?以及什么样的等级需要供应链的何种服务能力(参数和指标)?……都应该有先期的规划和作业准则。

建议:建立和梳理疫情应急供应链运营准则和判断标准,以保证人员进出、物资流转、资金使用、信息发布和预警、场地征用等的快速、有效运作,做到疫情发生时“事事有依据、事事有标准、人人都遵守”,从而面对疫情有章可循,不会盲目、错乱和各行其是,以保证疫情中心地带和更广阔的区域乃至社会层面都不会措手不及。

比如,针对疫情救助物资的流转和运作,需要事先设定物流管理和运营机构的准入机制,根据不同紧急程度、等级的划分,指导物流机构的权限和运作模式(可以有多家类似3A、4A、5A评级的公司同时具备资格),等到疫情发生时即可征用,避免紧急情况下不当运作主体的介入。又如,待使用和使用后的疫情防护物资如何回收和管理?医院的医疗废物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和管理,但是医院之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主体来全程巡查和追溯(如未感染人群的口罩使用规范和集中回收流程);慈善捐助的物资准入规范和授权使用流程,需要有相对有效、严格、实时的管理准则。

五、应急供应链信息机制缺失,导致上述过程缺乏透明性和预警、应急能力

比如,哪个医院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快要使用完了?应该在什么时候配送多少数量到位?应该由谁来配送到哪家医院?仓库里哪些物资可能存在缺货的可能?需要由什么渠道进货?所捐助的物资如何快速验证?……目前这些都是通过人工在指挥调度,过程管理都是表格填写,顶多是EXCEL表格,毫无数据可言,决策的时候往往是行政命令甚至是拍脑袋的方式决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连贯、不实时,导致“该来的不来”,前线医务人员心急如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贻误战机,更有甚者,面对患者十万火急的病情,有些医务人员冒险上岗,令人揪心!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们的信息技术除了在某几个有限的领域使用,在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应急领域,尚未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这还是一个处女地(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取性,此处就不举数据的例子了,以免误导了大家)。

建议:必须要意识到,从应急的角度而言,疫情就是命令!而信息就是代表了疫情!病毒阻击战实际上就是一场信息的战役!信息的有效流转,决定了阻击战的速度和有效性!在整个疫情应急供应链过程中,涉及到诸如患者和易感人群(城市和农村稍有不同、年龄结构也不同)的具体数据;医院一线医务人员、辅助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动态数据;不同医院(定点医院和其他医院)、政府(尤其是基层行政人员)、红十字会等管理组织的具体数据;物流中心的管理运营数据和物资流转(批量批次)的包装存储、库存、进货、出货、装车、回收等具体数据(比如包装、分类、编码、存储条件等,可以想象,面对一个物资堆积如山的仓库,没有合理的编码和有效的包装,其管理难度相当大,即便有信息系统也很难做到透明);慈善机构捐助的物资数据;关键物资供应商的产能数据和物资在途运输数据等等,都需要实时的抓取和统计、分析、传递、决策,这就需要有一套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获取机制,保证人员、物资、平台能够协同作战,将物资在必要的时间内送达到必要的人员手中,以避免由于信息滞后所带来的贻误战机的风险(当然对于恶意囤积、提价、私下周转物资的行为也就容易形成有力的控制),符合社会大众的期望,降低由于过程信息不确定所带来的质疑和误解,提升抗击肺炎疫情的效率和信心。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图4: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应急供应链信息模型图谱

六、应急供应链需要强化后肺炎时期的再防护支持

即使在肺炎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之后,应急供应链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建立常态的备货渠道、物流渠道、检测渠道和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以防疫情的反复,或者其他疫情的出现,做到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实时响应国家应急中心的号召,有效支撑和支持前线医疗体系和预防体系的运作,不留遗憾。

总结

众所周知,所有的“战役”打的都是后勤保障,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常的制造供应链、商业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其实普通的人们是不在乎其逻辑关系和运作机制的,只关心是否准时到货、价格几许(其结果带来好评或差评);但是,面对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导致的重大疫情,其应急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与被服务者息息相关,容不得任何的(由于非专业所带来的)大意和闪失。否则,轻者被诟病,重者延误战机、产生质疑(不是仅仅依靠“客户满意度”来衡量),从而导致疾病之外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发生。

在本次湖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战役面前,由于早期的判断失误和应对机制的未建立、未采用、未规范,导致被动的局面,提示我们,当未来有更多的不可知的灾难出现时,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各类灾难的应急供应链体系和应对准则?

多难兴邦,兴的是什么?题中应有之义必然包含疫情灾难面前的应急能力,预警能力,协同能力和精准应对的能力。如此才能够凝聚广大人民的向心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提高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信心和战胜灾难的毅力,让人们在灾难面前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恐慌,从而整个民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转载自:物流技术与应用

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制造业知识服务中心):从冠状病毒阻击战役看国家疫情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及建议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