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联合研究

我们看好在半导体、燃料电池、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下,高端氟化工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海外国家环保限制进一步趋严,国内厂商迎来发展良机。

Abstract

摘要

化工: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我们认为部分海外发达国家或将逐渐出台对PFAS物质生产的限制政策,产能有望逐步退出,国产厂商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同时,PFAS应用广泛,半导体、数据中心、燃料电池等领域需求不断增加,看好相关公司发展潜力。

汽车:轻量化头部产能有望充分释放,一体压铸产业趋势愈发明朗。我们预计2028年国内铝合金铸造需求951万吨,行业格局分散,头部产能有望充分释放。优秀压铸企业优势在于技术领先、产业链纵向布局、赛道横向拓展。一体化压铸对于新能源车具备确定性降本效果,新势力率先布局并量产,一线自主品牌跟进,市场趋势逐渐明朗。

电新:看好电解槽行业加速放量。电解槽在绿氢需求驱动下快速放量。绿氢放量最直接对应其上游设备电解槽放量,2022年中国电解槽设备出货量约800MW,我们预期2023年电解槽需求可达2GW,市场规模达35亿元,至2025年国内需求有望超6GW,持续快速放量。

机械:国际化是工程机械未来5-10年的主要增长动能。过去2年工程机械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我们认为国内市场或难重现2020年的需求高点,未来的增量将主要由国外部分贡献。未来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主要依靠市场扩容,在发达国家主要依靠份额提升。

有色:镍期现价格割裂状态有望弥合,镍价逐渐理性回归。我们认为镍价下行对业内公司实际经营影响可能比预期小。同时,印尼新能源供需可能存在预期差,印尼本地布局镍项目有望迎利好。

家电: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系统是对智慧家居交互方式的升级,我们认为该技术有望在智慧家居中的家庭娱乐场景实现率先应用及推广。

风险

技术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Text

正文

化工: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欧洲提案禁止部分PFAS生产与使用,海外发达国家产能有望逐步退出。2023年1月13日[1],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五国提案限制近万种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生产与使用;3月22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就PFAS的制造、投放市场和使用征求意见,为期6个月。如果通过,该禁令将在最终确定后18个月实施,不过针对一些重点行业也可以在随后的5-12年内逐步退出。对于原则上可以使用PFAS替代品但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产品,将允许5年时间的过渡期,对于仍需开发替代品的产品将允许12年过渡期后再退出。例如,适用5年延缓退出原则的有:防护服用以及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食品接触材料中的PFAS;适用12年延缓退出原则的有: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PFAS、飞机中的液压油和一些实验室设备中的PFAS应用。我们认为欧洲以及其他海外发达国家或将逐渐出台对PFAS物质生产的限制政策,产能有望逐步退出,国产厂商有望凭借稳定的供应与成本优势迎来发展良机。

PFAS应用广泛,半导体、数据中心、燃料电池等领域需求不断增加。PFAS由于其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电子设备、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化妆品、医疗设备、工业设备和炊具等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PTFE具有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不粘性、无毒害和优异的电气性能;ETFE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和耐老化性,同时乙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聚物的耐辐照性,制件尺寸稳定性可与尼龙或聚甲醛媲美;ECTFE从低温至330K的性能保持良好,其强度、耐磨性、抗蠕变性较好,在室温和高温下耐大多数腐蚀性化学品和有机溶剂。这些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需求不断增长。提案估计截至2020年,多达31万吨PFAS被引入市场。

► 半导体用PFAS产品:提案预计电子行业对PFAS的使用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受芯片需求飙升的推动,随着芯片制造商扩大产能,一些最关键的PFAS比如PFA含氟聚合物已经供不应求,价格在过去两年中已经上涨了70%至80%。同时,在干法刻蚀等领域用的含氟冷却液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们认为3M的公告退出,相关产品将迎来国产替代机遇。2022年12月,3M宣布将在 2025 年底之前完全停止生产 PFAS[2]。从短期看,这将开启各大客户寻求替代供应商并实现批量国产化供应氟化液(芯片制造关键冷却液)的契机;从长期看,我们认为随着欧美环保法案的逐步完善,海外PFAS的生产有望进一步受阻,国内厂商将迎来国产替代机遇。

► 数据中心用含氟冷却液:过去20年数据中心需求的增长源于存储和计算需求,基本以风冷为主。而当前随着下游AI等快速发展,芯片算力密度的提升将带来单柜功耗上升,据2022年超聚变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可靠性白皮书》, AI集群算力密度普遍达到50kW/柜,对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体冷却有望成为高性能芯片的首选,在冷却介质方面,氟化液热传导性能优秀,电子绝缘性能好,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 全氟磺酸聚合物(PFSA):PFSA是氟聚物中唯一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树脂,在工业应用尤其是电化学领域中应用广泛,比如氯碱生产中用的离子膜。从未来发展看,我们认为燃料电池领域以及电解水领域用质子交换膜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从市场空间角度看,我们测算1GW燃料电池电堆装机对应质子膜需求15.2万平方米(对应1万辆重卡的质子膜需求18.3万平方米),假设国内燃料电池车销量达10万辆/年,对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亿元;我们测算1万吨PEM制氢对应质子交换膜用量1082平方米,假设PEM制氢量有望达372万吨(约当前中国氢气需求10%),对应质子交换膜需求有望达40.2万平方米,市场空间有望达6.0亿元。

图表:部分含氟产品性能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氟化工高端应用及相关加工技术研讨会(2023年3月),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部分数据中心建设情况(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3月25日)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综上,我们看好国内含氟化学品的国产替代趋势,特别是在部分关键且下游增速较好的应用领域,如半导体用冷却液、数据中心用冷却液、电解水及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密封用氟橡胶、线缆用氟塑料等。

汽车组:轻量化五问五答:头部产能有望充分释放,一体压铸产业趋势愈发明朗

铸造铝合金产品需求几何?产能是否过剩?

需求端看,历史需求呈现波动,汽车轻量化+储能是后续需求的主要增量。2016-2022年铝材表观消费量持续波动,其中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内铝材表观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2022年,随着下游行业景气度的上行,国内铝材消费反弹,2022年行业需求已经达到5800万吨,我们以铝价1.8万元/吨估算,行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按主要下游应用划分,压铸件可分为汽车压铸、储能压铸、消费电子压铸等。其中,汽车压铸件市场规模占比超过70%,我们认为伴随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汽车压铸需求后续仍有持续的提升空间;另外,储能行业是新兴市场,压铸件可应用于电池盒及光伏领域,具备增长潜力;其他行业包括家电、3C、通讯、机电及工具、建材等,当前占比较小且我们预计需求较为平稳。

我们预计2028年国内铝合金铸造需求规模有望达到951万吨。整体来看,考虑到消费电子行业有望在2023年进入回暖阶段、储能业务蓬勃发展带来增量,我们假设非汽车行业2022-2028年行业规模年化增速约为1%,则对应整体国内铸造铝合金规模在2028年有望达到951万吨。

图表:国内铸造铝合金行业规模及预测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中铸协,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给端看,行业格局分散,头部、中部压铸厂产能有望充分释放。国内铝压铸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行业2021年CR6仅为15.2%,但市场格局有集中趋势。我们认为,压铸行业的产能扩张主要与压铸企业拿地数量有关,同时扩产周期则根据订单情况有序推进,多在3-5年,我们收集了压铸企业供应商截至2023年1月的在手土地面积,假设单亩产值为1200万元,测算出行业前五十大供应商所有土地达产后总产值约为2055亿元,按照36元/kg估算则总产量有望达到570.8万吨,与2028年压铸行业总需求784万吨相比仍有较大缺口,头部压铸厂凭借更精细化的管理及更强的技术能力,储备产能有望充分释放。尾部压铸厂可能面临供过于求带来行业出清,若更多的压铸厂想要寻求发展,需依靠海外市场更多的突破。

不同的企业到底竞争优势在哪里?

行业特点为重资产、重资金、重原材料。2019-2021年,压铸行业平均ROIC持续低于制造业企业水平,压铸行业平均ROE持续低于制造业企业水平,压铸行业平均折旧摊销占收入比持续高于制造业企业水平,行业整体呈现重资产特点。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来看,资金周转速度较慢,行业重资金特点明显。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较高,部分企业接近70%,利润率水平容易受原材料波动的影响。

压铸工艺要求较高,技术实力决定产品质量。在压铸件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面临铸件表面产生冷纹、欠铸、气泡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上述问题往往需要重新熔化生产,从而影响压铸件的生产效率与收益水平。我们认为,较高的技术水平有助于帮助企业减少压铸件质量问题,是保证压铸企业产品良率和公司产能利用率的基础。我们认为,基于铝压铸行业重资产、重资金特点,企业提高技术实力,拉动产品OEE水平提升,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盈利空间。

压铸行业位于产业中游,向上延伸成为降本关键。从产业链层面看,压铸行业位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行业包括压铸机制造、压铸模制造、五金材料、辅助材料等,下游行业包括汽车、通讯、家电、储能等行业。我们认为,基于行业重原材料成本的特点,压铸行业企业向上延伸布局合作有望有效控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

依托现有技术开拓新需求、新工艺,打开新市场空间。1)工艺上,铝挤压、锻造等赛道需求仍然广阔,我们认为,厂商从压铸向挤压、锻造等工艺拓展,有望抓住未来行业的增量空间,开辟新增长点。2)产品上,把握汽车及储能的需求增量及技术迭代。我们认为,a)合金压铸件作为新型储能装备的重要外壳材料,有望乘新型储能行业东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b)驱动系统一体化基于其在成本、效率上的明显优势,未来将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多合一外壳本身的制造难度也较之前的壳体有所提升,率先布局企业有望具备先发优势,弯道超车抢占市场份额。c)一体化压铸目前尚有众多难点,率先布局企业有望加速技术开发,掌握更强的先发优势。

图表:2021年中国各类型储能方式占比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CNES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及预测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CNES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部分厂商“三合一”、“多合一”产品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一体化压铸经济性几何?产业化落地行至何处?

从制造成本角度看,较钢制车身成本有所上浮,较铝制焊接车身成本下降较为显著。我们对焊接路线与一体化压铸路线的成本进行了测算,一体化压铸在工人人数上、焊接点位上均有明显的节省,我们测算得出,一体化压铸路线相较于全钢焊接路线制造成本上浮约3.8%,相较于全铝焊接路线制造成本下降32.5%,因此我们认为,在不考虑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新能源车电池成本的节省的情况下,一体化压铸针对钢铝混合后底板及全铝后地板的替代均具备经济性。

考虑到减重对于电池的节省,一体化压铸对于新能源车具备确定性降本效果。以特斯拉Model Y磷酸铁锂电池60kWh为例,铝替代钢材实际可达到接近40%的减重效果,一体化压铸则会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重量,我们假设1)纯钢焊接后底板重量约130kg,一体压铸铝制后底板约55kg,2)纯电动汽车整车重量能降低10%,平均续航里程将增加8%。我们测算若通过一体化压铸替代原本纯钢后底板同时保证续航里程不变(减少电池)的情况下,则对应有望节省单车总制造成本1687元。

图表:考虑电池成本后,一体化压铸具备较为明确的成本优势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中铸协,中金公司研究部

一体化压铸的应用对新能源的价格带已无限制,跑量车型更宜应用。市场此前普遍认为一体化压铸从中高端车型开始导入,技术成熟后也可能仅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但我们认为,在一体化压铸技术逐步成熟后,应用一体化压铸有望降低汽车总制造成本,因此价格较低的车型同样可以应用该技术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技术落地已无车型价格带限制。另外,由于一体化压铸属于重资产行业,产能利用率及良率是影响成本的核心指标,我们认为跑量车型更宜应用该技术。

整车厂布局一体化压铸势头正盛,一体化压铸渗透率持续提升,产业链上游格局较为集中,制造端则较为分散。当前特斯拉引领一体压铸大趋势,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兴新能源车企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同时海外传统车企、国内自主品牌等也逐步跟进一体化压铸产业布局,我们认为一体化压铸已被市场大多数厂商认可为降本减重的手段,市场趋势逐步明朗。从产业链格局来看,我们认为,材料端、设备端、模具端当前市场较为集中,且由于技术、专利等壁垒限制,短期恶化风险较小。制造端当前已经获得订单的供应商,制造端仍具备较强的know how以及规模效应,因此我们持续看好龙头公司后续的成长性。

投资建议:持续推荐材料端、压铸端龙头的投资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制造端从0到1的突破

看好材料端、压铸端投资机会。我们认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上游材料、压铸机、模具赛道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从市场空间看,压铸端、上游材料相对空间较大且存在持续性。

电新:电解槽行业加速放量

碳中和为底层驱动逻辑,全球各国政策推动绿氢行业加速发展。我们认为全球各国的碳中和政策是推动氢能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大多国家制氢2030年的中期减碳目标,并计划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那在电力领域我们可以通过风电光伏实现电力碳中和,但还有部分能源形式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长期的储存、以及燃烧释放热能的形式,这部分我们认为氢能可以非常好的助力减排,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实现能源碳中和。目前各国也均推出相关政策推动氢能行业发展:

► 欧洲:规划至2030年,本土绿氢产量目标达1000万吨[3],同时目标进口可再生氢气1000万吨。规划至2030年,电解槽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00GW,同时为绿氢提供“固定溢价”补贴。

► 美国:美国能源署22年9月发布《清洁氢能战略与路线》[4],规划至2030/40/50年绿氢年产量分别达到1000/2000/5000万吨。在IRA法案中,针对绿氢生产给予投资税收抵免ITC或生产税收抵免PTC,补贴最高可达3美元/kg H2。

► 中东:中东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光照资源条件,埃及已承诺投资400亿美元用于绿氢[5],并且已宣布至少14个项目,合计装机可达11GW,对应100万吨+的绿氢产能,沙特未来在Neom市使用4GW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

► 中国:从国家层面看,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6],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提出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从地方层面看,部分省份也推出绿氢的生产补贴、电价优惠等。

国内市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驱动短期放量,中长期可再生能源电价降低及电解槽降本驱动平价放量。2022年以来国内三北地区大力开展风光氢示范项目,如内蒙就累计批复了4批风光制氢项目[7],共计31个,配套新能源13GW,年制氢能力53.2万吨,总投资约千亿元,其他地区如吉林、甘肃、宁夏、青海也均有大量风光氢项目规划。从经济性来看,我们测算吉林大安的风光氢一体化项目IRR大约在6%左右,低于风电光伏项目,但收益率也尚可。从绿氢降本来看,电力和设备折旧分别占绿氢成本的70%和20%,所以未来风光发电成本降低、电解槽电耗下降可以驱动电力成本下降,电解槽规模化生产、使用寿命提升可降低折旧成本,共同驱动绿氢降本与平价。

电解槽在绿氢需求驱动下快速放量。绿氢放量最直接对应其上游设备电解槽放量,2022年中国电解槽设备出货量约800MW,我们预期2023年电解槽需求可达2GW,市场规模达35亿元,至2025年国内需求有望超6GW,持续快速放量。

机械:国际化是工程机械未来5-10年的主要增长动能

我们认为,过去5年中国工程机械出海逐渐从项目型跟随出海向自营出海转变,内生增长动能强化。未来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主要依靠市场扩容,在发达国家主要依靠份额提升。我们认为未来5-10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将来自国际化发展。

过去2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挖掘机行业出口销量实现同比翻倍增长,2022年出口销量继续同比大幅增长超过70%,出口销量约11万台,占行业总销量约4成。我们认为过去2年出口销量的高增长是市场扩容、外资供应效率不足和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综合结果。

一方面,从市场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工程机械市场同比萎缩。在多国宏观刺激政策下,海外地产基建进行上行期,带动了2021-2022年海外工程机械需求增长。我们估计2021、2022年海外工程机械市场扩容了约40%/20%。相应的,伴随欧美加息,2023年海外市场也将进入下行通道,我们预计海外市场将同比减少5-10%。

另一方面,从竞争格局来看,过去2年中国企业实现了较为明显的份额提升。其中一部分来自海外企业的供应效率低下。起初海外企业在疫情困扰下,供应受到明显制约。在疫情缓解后,尽管生产端没有额外限制,但是高通胀、低劳动参与率使得海外企业的生产效率仍无法达到疫情前水平,交货周期拉长,这给了中国企业获取市场的机遇。同时,在疫情前,国内头部主机厂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售后服务、金融体系的搭建,并针对海外市场开拓适应当地工况的产品。前期的良好铺垫给了中国企业提升份额的良好前提。我们认为2023年这两个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企业仍将保持份额提升,挖机出口销量实现10-20%同比增长。

对于海外市场,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片区域,二者的市场空间、竞争特征都有较大差异。

从市场空间来看,发达国家是海外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根据off highway统计,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主要集中在中美日欧四个区域,发展中国家合计占全球市场比重约20-30%,单个国家市场空间都相对不大。例如,美国、欧洲的挖机销量都超过10万台,日本挖机销量超过5万台。而发展中国家里,印度属于规模最大的市场,年挖机销量也仅2万台。同时,在发展中国家里,印度、东南亚又是重点区域。

从竞争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更看重性价比,发达国家则需要企业具备优异的综合能力。过去5年,中国企业在印度、东南亚实现了20-40%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当地也有较多的建设项目,中国挖掘机早期主要呈现出跟随大型央企出海的态势,随着在当地开展业务后,加强销售和服务渠道的建设,逐渐由跟随出海向主动出海转变。并且当地新进入地产、基建商较多,传统合作关系尚不稳固,中国企业更容易通过价格策略开拓客户。

而在发达国家,当地客户与头部主机厂的经销商已开展了几十年的合作,客群关系稳定。同时,当地客户并不首先看重价格,而需要综合考量产品性能、稳定性,主机厂的服务渠道、金融政策等。当前外资供应瓶颈则给了中国企业一定市场机遇。我们认为这对中国厂商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市场机遇,我们期待中国企业持续加强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开拓。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房地产建设进入新周期,我们认为国内市场或难重现2020年的需求高点,未来的增量将主要由国外部分贡献。我们看好具备综合竞争力的头部主机厂在未来5-10年实现在全球领域内的份额提升。

有色组:镍期现价格割裂状态有望弥合,镍价逐渐理性回归

镍行业核心矛盾在于期货镍价或将与现货产业镍产品价格逐渐割裂。期货价格层面,一是俄乌冲突余温仍存,未来镍供给仍有不确定性,二是交易所纯镍库存一直处于历史低位,交割品错配背景下看多情绪难以退却,三是大宗、能源等价格中枢集体上移,镍生产成本随之整体上行。现货价格层面,由于红土镍矿第二次革命,镍供给端产量不断释放,镍铁、硫酸镍原料短缺瓶颈问题有望缓解、生产成本降低,直接导致镍铁、硫酸镍价格下降。我们测算,过去一年硫酸镍、镍铁与纯镍的平均比价水平为0.89、0.68,较2007年以来的历史比价水平1.16、1.09大幅折让。

向前看,镍期现价格割裂状态有望弥合,镍价逐渐理性回归。一是俄乌冲突已一年有余,期间经历美国对俄罗斯金属征收关税、LME金属交割范围是否继续包含俄罗斯金属的讨论等事件,虽然现在俄乌局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对其紧张情绪已经逐渐消化。二是纯镍本身产能释放,根据Mysteel,2023年二三季度海内外纯镍产能将建成投产,缓解一级镍供给紧缺,解决交易所纯镍库存低位的矛盾。三是2023年印尼镍中间品将持续放量,我们测算今年印尼湿法+火法项目共计可贡献65万吨镍中间品产量,同比+14%,随着硫酸镍、镍铁的大幅放量以及生产工艺的相互打通,镍不同产品的价格体系将系统性下降。当前,镍期现价格弥合趋势已现,截至2023年3月中旬,硫酸镍、镍铁与纯镍的比价水平为0.94、0.67,较去年低点0.71、0.59逐渐回升。

镍价下行对业内公司实际经营影响可能比预期小。一方面,镍价不会迅速回落,由于纯镍产能集中二三季度释放,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我们预计镍价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震荡,年中或下半年开始回落。另一方面,MHP的价格与LME镍不是1:1的正相关关系。一是MHP,作为镍中间品,MHP一般定价策略为“LME镍*粗镍折扣系数”,折扣系数一般在7-8折左右;同时,在此前LME镍在接近3万美元/吨的高位上,MHP折扣当前甚至可能低于7折,对应实际价格可能更低。二是硫酸镍,当前硫酸镍的现货价格已经贴水纯镍价格约9折,硫酸镍价格变动弹性也将小于LME镍。

印尼新能源供需可能存在预期差,印尼本地布局镍项目有望迎利好。需求端,印尼新能源车发展可能超预期。印尼预计将公布电动车补贴政策[8],印尼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或将加速。供给端,未来印尼镍产品供给可能低于预期。第一,从印尼政府看,印尼已经在考虑限制镍铁厂的新建投资[9],同时限制火电电厂的配额指标;第二,从企业自身看,部分项目进展也存在不及预期的情形,侧吹法生产高冰镍放量节奏或有所滞后。我们认为,在印尼招商引资吸引新能源产业链入驻的背景下,印尼镍市场有望形成内循环,禁矿、关税等政策风险或将减弱;同时,在供需逐渐形成预期差后,镍价中枢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未来有望利好在印尼本地有项目布局的企业。

家电:智能家居应用AIGC,家庭娱乐场景先行

ChatGPT掀起全球AI热潮。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其基于GPT-3.5大模型,能够完成相对复杂的语言处理任务,包括人机对话、自动文本生成、自动摘要、编写代码等,在2022年11月推出,上线两个月后用户数量即达到1亿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又一轮AI热潮。

智慧家居是AIoT应用场景之一, 市场以家庭娱乐设备为主。物联网(IoT)与AI技术的结合已成时代趋势,而智慧家居,正是AIoT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智慧家居按场景进行分类, 以Statista为例,将智慧家居分为控制与连接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消费电器)、智能安防、家庭娱乐设备(智能化黑电)、舒适与照明、能源管理六大类。家庭娱乐场景产品类型以黑电为主,核心单品包括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微投、激光电视、VR、智能交互屏。家庭娱乐设备是智慧家居中规模最大的场景,我们估计2021年占全球智慧家居市场60%以上。

图表:2021年(修正)全球智慧家居市场规模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注:每个年份柱子上方数据代表该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Statista Smart Home Report 2021&2022,verified market research,QYResearch,IDC,《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2020》(中国信通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家庭娱乐设备应用AIGC,场景成熟可行。智慧家居中家庭娱乐板块素来是各种高科技在家庭中率先应用推广的,实现产业升级。AIGC将现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升级,若将AIGC接入智慧家居单品及系统,或将助力智慧家居生态系统及用户体验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我们预计其中家庭娱乐设备单品有望率先接入。目前中国在智能电视、交互智能大屏、激光电视、投影仪、机顶盒、智能音响、智能健身镜等家庭娱乐产品方面微创新全球引领。此外,中国家庭也是全球智能娱乐产品渗透率最高,最普及的市场。中国的产业龙头在全球快速提升智能家庭中家庭娱乐业务市场份额,其中以智能电视规模最大。

图表:中国智能电视渗透率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注:渗透率=智能电视销量/彩电销量
资料来源:产业在线,华经产业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国智能微投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注:1)智能微投渗透率=智能微投销量/(智能微投销量+彩电销量);2)2023年采用洛图科技预测数据
资料来源:产业在线,洛图科技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以智能音箱应用AIGC为例,传统智能音箱产品的发展瓶颈在于智能化程度较低,主要用于音频播放、联网查询等,无法承担附加值更高的连续多轮对话、情感陪护等诉求,导致行业发展停滞。我们观察到海内外已有用户开始自发将GPT模型装载到智能音箱产品。在效果展示中,得到GPT加持的智能音箱展现出卓越的对话能力。我们认为AIGC模型有助于帮助智能音箱产品实现体验升级,丰富产品反馈、提升交互精确度,从而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图表:用户自行改装GPT智能音箱架构草图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GPTHun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小度灵机应用文心一言模型示意图

中金 • 联合研究 | 电动车: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资料来源:百度官网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类似的,智能电视、智能微投、激光电视应用AIGC可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界面,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语音助手;智能交互平板应用AIGC可提高办公、教育效率;智能健身镜应用AIGC可提高虚拟教练专业能力;VR应用AIGC,在视频方面可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界面,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语音助手,在内容方面可以应用AIGC更快的生成内容。

我们预计家庭娱乐设备受益AIGC应用。

[1]https://echa.europa.eu/hot-topics/perfluoroalkyl-chemicals-pfas

[2]https://news.3m.com/2022-12-20-3M-to-Exit-PFAS-Manufacturing-by-the-End-of-2025

[3]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376921

[4]http://www.casisd.cn/zkcg/ydkb/kjzcyzxkb/kjzczxkb2022/zczxkb202211/202302/t20230220_6680440.html

[5]https://llig.buaa.edu.cn/info/1030/1621.htm

[6]https://www.ndrc.gov.cn/xxgk/jd/zctj/202203/t20220323_1320046.html?state=123&state=123&state=123&state=123&state=123&state=123

[7]https://new.qq.com/rain/a/20230216A028AV00

[8]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1272620009436.html

[9]https://finance.sina.cn/futuremarket/qszx/2023-01-16/detail-imyaiwqs9013827.d.html

Source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3年3月26日已经发布的《中金电动车研究:高端氟化工迎来国产化机遇》

裘孝锋 分析员 石油燃气化工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10004 SFC CE Ref:BRE717

邓学 分析员 汽车及出行设备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10008 SFC CE Ref:BJV008

陈显帆 分析员 机械军工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50004 SFC CE Ref:BRO897

曾韬 分析员 电力设备新能源 SAC 执证编号:S0080518040001 SFC CE Ref:BRQ196

齐丁 分析员 有色金属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40002 SFC CE Ref:BRF842

何伟 分析员 家电与智慧家居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10001 SFC CE Ref:BBH812

夏斯亭 分析员 化工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70012 SFC CE Ref:BTK499

樊建岐 联系人 汽车及出行设备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80144

王颖东 分析员 电力设备新能源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90002

季枫 联系人 电力设备新能源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70373

邹靖 分析员 机械军工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90003 SFC CE Ref:BRY575

张家铭 联系人 有色金属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50228

汤亚玮 分析员 家电与智慧家居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110003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