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据2021年11月海关总署数据:中印贸易总额达到了1022.9亿,历史性的突破千亿大关

在疫情严重冲击印度经济,且印度政府对华贸易进行打压情况下,为什么中印贸易依然热火朝天?

为什么消费品贸易引爆印度社会热议?

在过去几年中,中印贸易中被谈论最多、最受印度舆论关注的话题,莫过于最接近民生领域的消费品贸易

在中印消费品贸易比重最高的2016年,这部分贸易数额在100亿上下,接近总贸易额的15%,此后逐年下滑。印度对中国消费品贸易逆差主要影响的群体是城市中下层,尤其是小商贩、工人群体。

据《美国经济协会会刊》的论文分析,印度在对外贸易中的受损最严重的不是制造业生产商,而是很难转型流动到其他产业的普通劳动者。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印度市场要素分割,劳动市场流动性差,城乡中下层很难依靠自身能力转型,进入那些印度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行业。因此,印消费品贸易逆差直接冲击到缺乏保障的普通人身上,很容易就成印度民间抵制的对象。

不少印度人把敲代码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这毕竟是有门槛的,有多少人能学会呢?

(IT培训广告,图:壹图网)▼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试图限制消费产品进口。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贸易自由化改革中,印度政府就取消资本品、中间品的进口数量限制,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放开了可能会严重冲击民生的非耐用消费品农产品。

过去几年,国大党等反对党往往利用进口消费品需求大增的节日,来炒作消费品进口的议题。2020年,莫迪政府又打出”自力更生”的口号,希望降低对华消费产品依赖。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目前在电子制造、精密加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都已确立大幅领先优势。

印度市场,早就是中国手机制造商角逐的战场。

(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工业产成品一般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很大一部分消费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资本品大多来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2012年,中国出口的资本品就已超过消费品,同时零配件、元器件等中间品出口比重也大幅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在制造业和出口总体上已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中印贸易重点也不是消费品,印度仅关注消费品贸易,忽视了更重要的贸易组成部分。

疫情袭来,迫使一些印度企业必须转型

比如,内衣厂用做内裤的布料来做布口罩

(确实像,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贸易所处的地位看,中国占据的位势远高于印度。中国有能力对印大量出口中间产品,而出口的最终产品也理应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品,而不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消费品。

在理想状态下,印度应有能力对中国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消费品,但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印度由于各种自身缺陷,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发展滞后,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

这种背景下,印度无法利用自身庞大的劳动力,国内劳动密集产业生产成本又居高不下,不仅无法发展出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反而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消费品。

别的不说,各种小商品就大多来自中国

(义乌造?图:壹图网)▼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在印度工业发展史上,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医疗化工等产业。

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进行了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改革,拆解长期阻碍工业自由发展的许可证制度,使印度汽车、电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市场竞争力。

然而,印度长期处于资本紧缺状态,但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的一般劳动力却是富余状态。

因此,印度政府应利用其比较优势——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轻工业,并借此逐步积累资本,再逐步将产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附加值更高的尖端轻工业。

劳力充足,但人均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很多基础劳动技能都不会,必须要培训

(培训也是成本,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在诸多压制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桎梏中,劳动力市场是最主要的一个。在印度极为复杂、低效、落后的劳务市场中,企业雇佣低技能劳动力成本过高,是使印度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原因

 

从英印殖民时期到上世纪70年代,印度先后颁布50多部涉及劳工、劳动的法律。各邦政府又在联邦法律的基础上,推出本地法条,又形成了数百部地方性法律。

一面条条框框繁文缛节,一面许多嘴要吃饭

劳方资方全被这些法规束手束脚有力无处使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此外,印度法律对解雇、工作环境方面也要进行事无巨细的”指导”,大幅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例如,印度《工业纠纷法》规定,对于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解雇工人需要政府审批,在现实中政府受工会压力往往不会通过审批。

 

在此类法条的制约下,出现了显著的“寒蝉效应”:企业正式雇佣和解雇员工的成本过高,因此往往选择减少招聘,甚至主动限制自身规模,一次性逃避雇佣成本问题和政府监管烦恼。

而能承担起雇佣成本的,往往是能够占据垄断利益的巨型企业。他们和政府关系密切,资本投入规模极大,因此才能在空前复杂的用工环境中,扩大雇佣规模。

一方面是用工困难,一方面又劳力空置

以至于但凡有一点岗位,都要挤破头抢

(招聘会笔试,图:壹图网)▼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能雇佣大量劳动力的反倒是中小微企业。例如,我国中小微型企业雇佣了接近80%的企业就业劳动力。但是,印度由于用工环境过于苛刻复杂,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而剩下的往往是没有任何规模效应的微型企业,因此难以吸纳过剩劳动力。

 

因此,印度最具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反而依靠国内广阔市场和积累资金投入,发展出以大企业为主的资金密集型产业。

印度劳密型产业,就没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

还是有的,比如印度生产的籼稻米就不错

(长粒香米,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制造业被雇佣规模往往只有十个人左右的微型企业填满,他们不仅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也很难利用出口网络。相比之下,中国、韩国等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则拥有更多数百人规模的制造业企业[6]。

 

以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纺织业为例,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近两万家,而受规模以上企业雇佣的工人则超过900万人,平均每个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企业雇佣数量在400-500人之间[7]。

可见,印度虽具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优势,但被用工市场极端复杂所抵消企业规模往往过小,能实现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占比才刚10%出头,造成的结果就是——印度空有人力却没有规模优势,难以发展足以吸收大量就业的部门。

没有形成规模,不能积聚起产业集群

只能以分散且密集的小作坊形式存在

(缝纫机踩冒烟,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推动用工改革屡屡碰壁 

未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仍前景不明

印度早已意识到用工市场效率低下、劳动力要素利用低下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后,印度政府就没有再推出涉及劳动的重要法律法规,但也无力对低效的劳动市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启动市场化经济改革,逐步废除低效而复杂的政府管制。尽管有人试图改革用工法律体系,以真正释放劳动力要素红利市场红利,但却始终未能取得成效[8]。

例如2001年,印人党瓦杰帕伊政府曾提议放松严苛的劳动法体系,并将自由解雇员工的阈值提高提高至500人。但遭到印度强大的工会势力反对,甚至连印人党及其所属的国民志愿服务团都对此提出严厉批评。

在汹涌的批评之下,瓦杰帕伊政府顶不住压力,最后只能作罢,所有改革劳动法的努力和期待,随之付诸东流。

印度的工会势力很多很强大,一呼百应那种

(暗示莫迪是什么?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2004年,曾设计印度改革开放、推动改革的国大党总理曼莫汉·辛格上台,这重燃不少人对印度改革的希望和信心。然而,曼莫汉·辛格的两届任期,仅仅补充了雇员福利,但并未推出实质性改革。 

时至今日,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受制于用工市场的种种桎梏。而中小民企由于难以负担畸高的劳动力成本,市场竞争力低下,迫使印度不得不进口大量理应在本国生产制造的消费品。

近年来,印度确实在部分制造业细分领域站稳脚跟,其中以电子制造领域最有代表性。但是,目前在印度蓬勃发展的电子制造产业依旧没有摆脱明显的资本密集特性。

现今,电子组装流水线通常已实现自动化,一条流水生产线每年大概能组装150万台手机,而仅需要雇佣三四千人。据印度相关机构测算,即使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组装国,拥有高达3亿产能的200条流水线,其总体规模也只不过有65万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随着印度经济逐步复苏,加上发达国家刺激政策产生的消费力溢出,印度对外贸易规模也水涨船高。尽管2020年一度实现的贸易平衡,但到了2021年贸易逆差规模又急剧扩大。与之同步的是,中印贸易规模也快速上升,在2021年突破千亿大关。 

这种情况下,除非印度能有效改革积弊已久的用工体制,切实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进口替代,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不会消失。

而从长远来看,教育扩张始终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家庭财务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对印度这样的中低收入经济体来说限制尤为明显。也就是说,印度的教育部门所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增速也会逐步放缓。

这意味着,印已经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必须争抢有限的高素质劳动力,从而推高其优势产业的成本,竞争力也会被削弱。

高素质劳动力,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稀缺品

更何况在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的印度呢?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从2015年算起,往上倒退十几年内,印度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能维持约1%的增长。但从2015年到2019年,印度的入学率仅仅从24.3%增加到27.1%,高等教育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同时,印度曾极具竞争力的信息服务等部门,当时主要依靠廉价大学生供给而实现快速扩张,因此现在也明显放缓发展速度。

其出口复合增速也从2015年以前的15%降到9%。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印度“世界办公室”的称号可能也难以维持。

印度打工人在欧美,也是各种意义上的

(机房上课,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中印贸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间品贸易

除了消费品外,中印贸易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意义的部分是中间投入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繁荣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成品出口。

2015年以前,中印中间品贸易不过400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就超过了600亿。从贸易理论来说,这种趋势对印度发展经济很有利,因为进口初级产品可以促进最终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而进口技术含量更高的加工产品和零部件,也可以促进最终资本品的生产和出口。

进口加工产品和零部件,一般是因为其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将进口零部件、加工产品与和本国产品组合,可以生产出技术含量更高的最终产品,企业生产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本质上看,这是利用先进国家产品溢出的技术要素,来促进本国企业发展。因此,这种进口实际上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先从代工组装做起,在过程中逐步吸取技术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对于印度来说,汽车、钢铁、电子制造为主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是其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通过进口大量中国制造零配件和元器件,印度大型制造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优化成本,还可以吸收中国企业技术溢出,从而促进制造商提升竞争力,使印度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优势。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由于印度国内的高素质劳动力正逐渐稀缺,通过进口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弥补劣势于是,印度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仅没有受到从中国进口零配件和元器件的影响,反而得到有效增强。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增速大幅放缓,印度出口维持在3000亿美元左右,但是其资金密集型产业出口比重却在逐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电子设备、机械、化工产品都维持了接近10%的增速,钢铁等产业也逐步实现了净出口

有没有搞外贸的读者朋友来说说

和印度公司或者印度人做生意是什么体验?

(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对于我国来说,通过进口印度生产的廉价初级产品,也缓解用工、环保成本日益提高带来的困难,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例如疫情期间,印度向中国大量出口钢铁 。自2020年至2021年10月,印度对华出口价值36亿美元的粗制钢铁,制造顺差20亿美元。 

这是因为,印度国内疫情重挫其本国需求,钢铁制造商被迫低价出口过剩钢铁,中国则进口大量价格低廉的印度钢铁,并加工成技术含量更高的钢铁制成品以供再次出口。因此,同期印度从中国进口了价值25亿的钢铁制成品,这部分逆差高达23亿美元。

但这对于印度来说也不亏,中国钢铁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而印度汽车产业则需要技术含量高、成本低的特种钢材。这种”中间产品贸易”其实同时增强了两国产业竞争力。

用我们的话说这叫: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这个道理,不知道印度人能不能get到?

(印度钢厂,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而中间品中另一部分初级品,如印度国内所诟病的“原料药严重依赖中国”,虽然引起了巨大争议,其实也是双赢的。

 

虽然医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但是最终产品却是消费品,所以需要加工廉价的初级产品来降低成本,以获取市场竞争力。

因此,印度从中国大量进口原料药,实际上强化了印度“世界药房”的竞争优势。压低成本的印度药企,可以将价值更高的成品药物出口到发达国家,获得更多收益。

印度有三宝:歌舞,咖喱,仿制药

虽然效果打折扣,但着实救了不少人

(图:壹图网)▼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有学者就根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发现了进口和企业生产率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

 

即在中国的贸易中,资本品和中间品对缺乏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促进作用很明显,这些企业可以引进外国更先进的技术,或者通过外国技术的溢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从这种角度看,消费品在中印贸易中慢慢不占有重要地位,而印度企业更多进口中间品和资本品这不仅符合两国的竞争优势,也符合两国经济利益。

所以说,饭得一口口吃,路得一步步走

照印度的发展水平,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了

(塑料回收,图:shutterstock)▼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没有国际竞争力?

印度可以逐步出口初级产品来削减逆差,而通过进口中间产品和资本品来提升企业生产率;中国则也可以进口低价初级产品来巩固制造业优势,从而加工装配成更具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进一步实现经济转型。

 

所以,就算现在的中印政治关系进入了冰河世纪,中印贸易也不会遇冷而且以后还会更火热。

来源:地球知识局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