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导读


疫情凶猛,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2月15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线上专题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经济学家刘世锦发表演讲,深度探讨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信息量大,有洞察力,思想潮推荐阅读




演讲全文如下:



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疫情时间长度。如果疫情控制在一月份,影响的主要是消费,重点是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交运等服务业;

如果控制在二月份,影响就要扩大到生产,涉及到工业、建筑业、农业;

如果延伸的三月份以后,影响到就是长期生产力,很多企业执行不了合约,发不出工资,现金流撑不住,就要关门破产。这时候就是伤筋动骨了。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所以,关键是要控制疫情时间长度,不能使一个意外短期冲击,变成中期甚至长期冲击。从近期疫情走势和有关专家研判看,可以提出一个目标,就是争取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

基本控住不是说疫情结束,疫情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而是说疫情扩张势头得到抑制,进入稳定回落,疫情走势的大致轮廓比较清楚了。近日确诊和疑似病例增量已经出现拐点,稳住态势,争取存量拐点的出现。

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疫情主要是对消费和生产的短期冲击,国民经济全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在什么时候可以适合复工?
  
实现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目标并不容易,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随着节后返程复工,疫情会不会反弹。目前各地都面临两难选择。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道理好说,落到实处很难。

疫区和非疫区,返程集中的大城市和其他地方,三产和一二产,三产内部的线上与线下,都有差别,关键是要把中央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分区治理,差异化政策。
  
这样就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刀切对治理水平要求很低,懒政足可应付。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政策,既要敢担当,也要有能力,治理水平的差距就出来了。

各地情况不同,政策不同,但政策效果可有相同的衡量尺度,这就是在疫情可控前提下恢复生产、恢复经济。防控过度,挤压经济增长空间;疫情反弹,对经济冲击更大。这个度的把握反映的就是治理水平。

能否实现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的目标,治理水平是一个重要变量。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主要检验的疫区治理水平,以后一段时间对各地治理水平将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要不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危中有机,问题是怎么看、怎么抓这个机。
  
一种需要避免的情况,是宏观政策上借机过量放水。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压纾困。这对稳定人心、稳定预期是完全必要的。

但也有一些呼声,实际上是借机搞大规模刺激政策。这类政策效果已有过很多讨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副作用很大。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如果二月底能够基本控住疫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措施主要限定在“精准救助型”范围,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应有的战略定力。
  
这次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矛盾问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反思、纠错、改革的机会。应当把危中之机重点转到实质性深化结构性改革。这里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前有SARS之鉴,这次疫情有可能在初期早发现、早预警、早隔离,把影响控制在局部。这方面大家已有很多讨论,反映了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严重漏洞。
除此之外,其他领域治理体系是否存在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需要反思、纠错、改革。疫情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公共卫生领域供给能力不足,既表现在应急状态,也表现在平时。以后的政府财政投资,重点要去回补包括公共卫生在内的民生领域的欠账。
  
第二,疫情过后,有些领域可能出现恢复性反弹,比如没吃的饭要去吃,没看的演出要去看,没去成的旅游也要去,但有些需求是补不回来的。应推出一些大力度的有利于振奋精神、释放增长潜能的改革举措。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第三,疫情进一步显露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近期一些救助小微企业的政策,如税费减免、五险一金免交或少交等,在协调完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转化为长期性政策。
  
第四,在这次疫情期间,倒逼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商业模式,如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科研、在线审批、在线开会,过去兴师动众搞的一些大型活动,在网上简单地就完成了,既提高效率,也节能减排,疫情后可鼓励常态化,进而催生一批新生行业和业务的发展。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第五,疫情对中国的国际联系和全球产业链形成很大冲击,是一次压力测试。据德国专家测算,德国汽车产业每天在中国的营业额是6亿欧元,盈利为6000万欧元,由于疫情影响,转为每天亏损7200万欧元,对德国汽车工业冲击很大。

无论是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还是产业链停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是实实在在的命运共同体。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文章内容转载自《博智宏观论坛》 ,作者 |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著作权解释权属原创者所有,本文工业4.0俱乐部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新冠肺炎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建模预测及政策建议

BCG:新冠病毒对经济的影响

中科院院士:以SCI论英雄的学术研究,其欺骗性已开始暴露

迄今为止关于本次战疫最走心最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编译】美国众议院关于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听证会(一)

双盲实验,让有意无意的骗子现形

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

麦克尼尔|疫病循环:人类历史诠释的另类视角

重磅首发 | 诺贝尔奖获得者预测:疫情将很快结束

疫情追溯系统规划方案(迭代中)

斯坦福大学周雪光教授 | “有组织的无序”:封闭系统中组织决策的大困境(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中国国防报:让生物战争走进国防视野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诺奖的缺乏,映射了中国原始创新能力的薄弱

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演讲 | 这几句话可以总结人类所有知识

克劳德·香农访谈梗概:天才如何思考、工作和生活——12条教训(3k字)


70年: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中国人对科学的三大误解:我们始终没有明白什么是科学


70年: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科恩伯格 | 未来前沿科技趋势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综述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聚焦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


【诺贝尔奖】三位激光物理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拿大女教授创造半个多世纪历史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他们让治愈癌症成为现实  | 附长文解读


尤瓦尔·赫拉利:没有国家能单独监管AI或阻止生态崩溃


周其仁:接下来挑难的事做 | 《腾云》66期精选


万字长文:去他的阶层固化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聚焦气候变化与技术创新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启示


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制造2025的加速器 | 麦肯锡季刊


【最新演讲】科技日报刘亚东:中国科技界原始创新低下是因为缺乏科学精神


【深度好文】华科陈立平: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


中科院教授:举国上下身陷功利漩涡,“核心技术”何来?创新何来!


资本的狂欢与创新的落寞 | 砺石


毕马威2018全球科技创新报告


15位顶尖思想家谈未来30年最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新


《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书(2017)》震撼发布——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硬科技才是硬道理


IGI创新专刊 | 王璟瑜: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创新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科技巨头规模的扩大的同时消费者利益如何保证?


【深度反思】“严禁创新”的中国科技体制催生原创学——一个新学科的诞生



【安信策略】科技立国(半导体篇):“中国芯”决胜“天王山之战”



工业4.0俱乐部  






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10000+家企业会员

100000+个人会员

完整的工业4.0生态体系


提供从行业、企业评估到规划、设计、集成、建设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人才、投资、产业等服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4俱乐部):刘世锦最新演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