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透视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有哪些机会,又有哪些隐患?工程院上周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四项指标透视中国制造。

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透视中国制造

图1  《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整体而言,美国一枝独秀,德国和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而中国则是处于第三阵营的前列。

虽然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已超过110,与日本差距不大,但如果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任重道远。

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透视中国制造

图2  2019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规模发展指标:来年再战

2019年,除美国小幅增长外,各国相较上一年首次呈现整体负增长,以德国降幅最大(均以现价美元计)。

美国的连续四年增长,说明美国实体经济发展很好。主要是两方面:制造业增加值(也就是体量)在增加,主要是凭借其2019年制造业总量的增速优势;与此同时,美国产品的出口占比也在增加。这表明了制造业正在重返美国,成为事实。美国政府重振制造业的政策是有效果的。

中国虽仍处于领先,但出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值得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规模基数比较大,增速比较低。体量虽然在增长,但增长率很小;而在2019年受制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范围扩大导致的“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比重”指数值下降,是中国规模发展分项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规模发展指标,中国是有优势的。预计2020年的这个数据,将会很亮眼。

质量效益:大有可为

2019年,美国持续保持该项数值增加的势头,绝对优势依旧明显,其中贡献最大的指标为“一国制造业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数”和“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尽管美国的品牌数量有所减少,导致质量效益分项数值波动,但其领先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成为各国中唯一实现数值持续增加的国家,但因绝对差距明显且提升幅度较小,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短板弱项。

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透视中国制造

图3  2012-2019质量效益各国得分

这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率”中国一直比较吃亏。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一直偏低,始终是在20%左右。同样是100元原材料或者零部件进来,出去的时候,中国只能卖到119元,而美国可以卖到130元,可见中国附加值不足。而美国、德国都是30%以上:美国33%,德国34%以上。日本将近31%左右。这个数字对比,实际上就是大而不强的一个深层次的影像诊断,就像使用X光扫描了人体的健康度。中国制造在加工和装配环节的增加值,急需要提高。

2019年我国“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虽然同比有增长,但仅相当于美国同期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八年来,中美差距仅缩小了不到六个百分点,追赶十分吃力。这意味着,该指标不可能在短时间急速提升。

可见,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运转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差距十分明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中国质量的爬坡是一场必打的硬仗。该来的总会来,在这一点上,中国制造,可以说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值得挖掘。

结构优化指标:喜忧参半

喜的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带动了结构优化。益于“全球500强中本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的提升,中国自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数值增加,相较韩国、法国、英国初具竞争优势。当然,与第一、二阵列国家差距依然较大,2019年中国仅分别达到美德50%和日本75%的水平。

忧的是,在基础零部件却是“积劳成疾”。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连年小滑坡。构成基础产业的轴承、通用零部件、数控机床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四项细分行业增加值,占各自行业的全球比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相比2012年,2019年的占比几乎腰斩一半。与此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两头挤压”不利态势,进一步压缩了国内低端产能的市场,对中高端产能也有所压制。

好在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果阅读五中全会和一周前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了要加强基础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前天工信部也正式提出,工业基础软件成为工业强基四基之外的第五基。

这种拿着放大镜到树根之下看土壤的方式,来的非常及时。与此同时,国家也在提出工业基础研究院的必要性,就像德国弗劳恩霍夫、台湾工研院等共性研究院的出现,也是值得期待。只有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才能真正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

持续发展:营养不良

主要看制造业的投入,中国制造业研发有所下降。制造业研发投入降低到了1.45%,比前一年呈下滑趋势。可以说,2019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下滑,是导致持续发展分项数值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制造研发强度低,跟制造业“有点穷”、“不够美”直接相关,没有短视频、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吸引人。2019年制造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滑0.96个百分点。企业运营困难加重,自然导致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下跌。而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流动乏力,则导致企业创新积极性普遍不足。

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国持续发展分项数值继2017年后再次出现下降,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法国、英国水平接近。

而2019年国家整体研发投入增加到2.23%,这两个数字对比,有点令人吃惊。2019年全国R&D经费投入中,制造业并没有保持与全国相当的水平,值得引起重视。

小记

从2012—2019年各国分项数值对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贡献率看,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的支撑特性。但基本特点是:发达国家多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作为本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优势项,新兴国家则多以“持续发展”力争实现后发赶超。对于中国而言,“规模发展”仍是制造强国进程发展的主要支撑力,而聚焦补齐“质量效益”这个最大短板,则是重中之重。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要想振兴制造业,除了制造业自身好好打铁,还得从工厂之外的社会环境下功夫。制造业、跟外卖、滴滴打车、电商平台,其实都是一个跷跷板。当制造业的工人都去做外卖,当优秀毕业生都去了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就开始呈现对制造业进行柠檬榨汁的效益。制造强国,单独靠制造本身,其实是无法“强”起来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知识自动化):强国指数报告,透视中国制造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