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从第25位升到第13位!

安徽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天培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紧紧把握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美好安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

    

区域经济 |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从第25位升到第13位!

“十三五”前4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2019年总量达到37114亿元,在全国位次由2015年的第14位提升到第11位;人均生产总值达58496元,由第25位大幅提升到第13位。

    

2019年,合肥市经济总量达到9409亿元,芜湖、滁州、阜阳、安庆、马鞍山、蚌埠6市经济总量均超过2000亿元。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跻身 “世界500强”企业。

   

同时,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 “二三一”到 “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服务业比重超过50%。以 “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 “芯屏器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以 “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加快发展,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梯次推进格局基本形成。2019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5%,比201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成果丰硕

    

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 “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立柱架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量子、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组建运行,大科学装置加快集聚。在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热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涌现;在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创新,实现 “并跑领跑”。

    

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636家,国家级研发平台突破20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8件。

    

区域经济 |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从第25位升到第13位!

合肥都市圈发展扩容提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持续深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增长引领作用持续发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启动建设,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区域合作全面展开

    

近年来,安徽省开放合作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由 “全面参与”转向 “深度融合”,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合作全面展开。中国 (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建设向纵深推进。

    

同时,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全域迈入高铁时代。“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 “县城通高速”有力有序推进。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大幅提升,国际航空货物集散中心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网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738公里。“一体化、网络化”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能源供需总体平稳。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区域经济 | 安徽人均生产总值从第25位升到第13位!

另外,绿色江淮建设成效显著。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 (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建设全面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在 “放管服”、农业农村、医药卫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安徽也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 “3+2”清单制度体系、编制周转池、林长制、县域医共体、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品牌。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同时,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民生工程精准实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工业报):【回眸“十三五”】安徽人均生产总值从第25位升到第13位!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