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如何落地?“模型”才是关键!

智慧城市模型是“城市化”和“智慧化”的连接器,是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的内在规则和科学规律,也是破解当前智慧城市成效不显着和充分释放智慧城市巨大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超过600个,先后经历概念导入期(2008-2012年)、试点探索期(2012-2015年)、统筹推进期(2016年至今)三次阶段性发展浪潮,智慧城市的概念架构、技术架构、系统架构、数据架构、实施架构等日益成熟且深入人心,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新理念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中不断涌现,智慧城市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BUT!

为什么智慧交通投入巨大仍然拥堵呢?

为什么城市数据资源汇聚整合但仍不智慧呢?

为什么信息流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仍未显现呢?

大家共识的智慧城市康庄大道如何铺就呢?

作为从事智慧城市研究的一个researcher和参与多个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一个planner,浅谈一下智慧城市落地亟需突破的关键问题。

动态黑色音符

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智慧城市=城市化(城镇化)+智慧化(信息化)+智慧城市模型(运行机理)

城市化为“从动轮”,指明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智慧化为“驱动轮”,作为发展总动能加速前进,智慧城市模型为“车架”,是智慧城市的运行规则、运转机理、逻辑关系模型,是“城市”和“智慧”的化学反应。

智慧城市如何落地?“模型”才是关键!

从城市化角度看

资源配置问题是“大城市病”的根源所在。以北京为例,智慧城市建设很多年,且排名位列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前十位,但我们发现,在交通常常“堵得发紫”的同时仍有大量的绿色大道,在各大医院存在“一号难求”时仍有大量三甲医院空空荡荡,显然造成“大城市病”的原因不全是人口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而是资源在空间中合理配置或动态平衡的问题。

精准精细的智慧城市模型才是解决之道。近年来,政府持续推出建设“卫星城”、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城市群疏解大城市功能、大力发展产城融合、积极推行职住平衡等系列大举措,但成效仍不显着,个人认为城市治理主要是缺乏精细精准的智慧城市“模型”,以交通拥堵为例,我们需要建立城市产业企业布局、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密度、道路长度宽度设计等多因素对交通流量造成的综合影响模型,通过模型可以计算一条道路从三车道变四车道对交通的影响,可以计算一个新建城市综合体对交通路网的影响,可以计算一个信号灯时长配置对交通的局部和全局影响等,那么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是拓宽道路,也可能是修改信息号配时。

从智慧化角度看

智能终端部署、数据整合、系统协同就是智慧城市么?去年以来,全国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大数据局,加大智能设施集约部署、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系统平台业务协同等统筹力度,部分城市先后成立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加大技术服务供给能力。近期我调研了一些发达城市,大多城市已经部署了几十万个传感器,整合汇聚了上百亿甚至上千亿条数据,一个APP整合近千项服务事项。尽管机制体制建立了,感知终端部署了,数据资源整合了,系统平台协同了,但是为什么城市仍然不智慧呢?

数据全面融合的城市才可能更智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数据资源的完备并未带来城市智慧化转变,其核心原因在于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利用不够,缺乏支撑智慧城市的数据关联模型,以城市规划为例,需要建立跨领域多维数据的规划决策模型,全面融合空气动力学、采光与照明、绿地的绿岛效应、气候的热岛效应、交通流量等行业领域知识,计算一个新建建筑物对城市的有利和有害影响。

智慧城市模型是“城市化”和“智慧化”的连接器,是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的内在规则和科学规律,也是破解当前智慧城市成效不显着和充分释放智慧城市巨大商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信息化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摘编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dongxizhiku@163.com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