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最近和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交流,普遍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很严峻。


有多严峻?


中汽协发布的新能源车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自新能源汽车补贴6月退坡后,7-11月的销量已经同比“五连降”,尤其是10月、11月,降幅超过4成。


产业链上下游体会更深。最近大半年,国金汽车欠薪放假、长江汽车欠薪、海马汽车卖房、比亚迪降薪、青年汽车申请破产、众泰汽车欠薪……部分新能源汽车项目和企业,包括一些老牌汽车企业,好消息不多,坏消息不断。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小鹏、威马等几家明星企业状况稍好,每月有过千台的销量,但也面临舆论质疑,其他企业更是大多沉寂,一些公司甚至已经悄然退场。


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迈过这个坎吗?


库叔与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聊了聊,在他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大力度政策推动、快速增长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造车新势力经历“一哄而起”后,进入了大浪淘沙的过程。


这是替代性新兴产业走向成熟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甚至十分残酷的过程。”陈清泰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机会,经历这场洗礼,使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凤凰涅槃”。


文 | 王慧  

编辑 | 陈荣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要搞?



实际上,最开始欧美国家做电动车,比如美国,20世纪发展新能源车,也是困难重重。


那个时期,石油巨头几乎控制了美国政商两界,燃油车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电动汽车差点被扫进历史的废纸堆。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号称被美国政客和油企“杀死”的通用电动汽车EV1

 

最典型的案例比如通用汽车,1990年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EV1,但在2002年彻底停产,背后除了技术水平,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原因是美国政客和石油公司的联合“绞杀”。


中国开始搞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很多人也有这个疑问,汽车工业底子这么好的欧美发达国家都搞不好新能源车,为什么还要坚持?搞点别的算了。


汽车动力技术的转型原本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的正常过程,不仅中国,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的政府如今大都一反常态,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看得见的手,其中必有更加深刻的考虑。


在陈清泰等专家看来,我国将电动汽车提升为国家战略,其根本动因有三,一是改变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二是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三是另辟蹊径做强汽车工业。


首先是能源安全问题。


到2018年年底,中国汽车170辆/千人,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近年汽车保有量连年增长,而自产石油却基本维持同一水平,所需增量几乎全靠进口。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美国。黑线为中国数据

 

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各个国家个人出行机动化需求增长的趋势十分相似。201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9900美元,2019年势必破万,汽车保有量仍处于增长期。欧美基本稳定在700-800辆/千人,国土面积较小的日本稳定在600辆/千人,韩国约为440辆/千人。


也就是说,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成倍增长的需求,最后至少要稳定在5亿辆左右。但如果这个巨大增量的能源全靠石油,无论其来源和安全,还是环境容量,都无法承受。


所以及早向电动车转型,使大量新增用户不经燃油车的过渡,直接跨越到电动化出行,这是圆中国人汽车梦的重要选择。


其次是减少排放和污染问题。


电动汽车自身可以做到“零排放”、绿色出行,是有序替代燃油车,兑现“巴黎协定”承诺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国家认可,也是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途径。


有一些人认为,新能源车电网的电力来源,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火力发电,同样会造成有害物排放,而且能量转换还要损耗不少,这和开燃油车排放尾气有什么区别?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懂,相对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新能源车发电的排放污染比较集中,更容易进行控制和集中治理。而且随着储能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次能源损耗的问题,也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最后是汽车工业的“换道先行”考量。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对上下游有极强的经济带动价值。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2019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前十车企,全是外资

 

中国在燃油汽车上,引进技术、消化追赶了60年,在技术、品牌上一直未能获得主动权。但在技术变轨时,各个国家和企业的差距没那么大。


在电动车换道先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总体上与同行的差距大大缩小,在某些领域进入了先进行列,离实现汽车强国靠近了一大步。

 

2
虽然严峻,但已做到“换道先行”



虽然当前形势严峻,但由于中国在2009年全球最早将新能源汽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并推进产业化,留出了近10年宝贵的时间窗口,用“换道先行”赢得了先发优势。


这个过程极为不易,成果也来之不易。


最初,全球多数国家和企业并不看好储能电池的电动车。产业化初期,生产者是高风险、高成本,消费者是不经济、不方便、不放心,处于市场失灵的状态。


此时,政府成了第一推动力。


上升到国家战略后,当时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四个部门委合作推进,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赶超战,就此打响。


之后十年产业整体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新能源车国家,中国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而且是连续四年。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201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排行,前5名都是自主品牌

 

具体来看,方方面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产品和技术层面,在没有国外成熟技术可供借鉴情况下,已经能够自主开发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和系统,实现较快地迭代升级。


尤其是2017年后,国内电动车普遍转向平台式、轻量化的“正向设计”,电动化、轻量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续航里程也普遍提高,汽车的造型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用户对国产电动车的性能、造型、驾驶和乘坐体验的认可度提高,品牌的认可度上升。


产业链层面,跨界的产业和企业大举进入,较快地建起了产业链,电池、电机、充电桩、零部件等领域成长出一批专业化公司。如宁德时代、孚能、精进动力、斑马、飞驰镁物、中兴、华为、特来电、南瑞集团,等等。


人才层面,电动车开发基本没有国外技术可以引进和借鉴,只能靠自主研发。这就给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提供了一个放手施展的大舞台。


一些企业研发团队是国内外工程师混编,在全球布局研发机构、招揽人才,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经历了自主开发全过程的锻炼,国内企业的研发队伍也壮大了,研发能力和信心有很大提高,开始改变燃油车的竞争地位。


此外,互联网公司大跨度参与,使我国电动汽车较早地引进信息化、智能化的因素;新的创业者踊跃参与,形成了一股“造车新势力”,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特色;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短短几年,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实现在美上市

 

可以说十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上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储能电池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这一点已经被主要国家和市场认可,成为2030年之前汽车革命的主战场。


这也是中国对全球汽车产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达沃斯经济论坛等国际机构还专门组织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和政策,以期在全球推广中国的经验。


3
温室没了,狼也真的来了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如今的严峻形势?


在国内外形势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2020年前后的一次大调整。这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替代性新兴产业走向成熟必经的一个过程。


实际上全球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看一看全球主要国家纷纷解囊补贴电动汽车、各大汽车集团采取激进的措施,加速转型,就可以理解他们要保住自己优势地位的决心。


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影响未来竞争格局的内部形势,主要有这么三点:


一是市场下行,消费动力不足,市场表现低于预期。国内大多数汽车公司销售和利润下降;一些新造车势力刚刚起步,就面临生死挑战。


二是补贴退坡。后补贴时代的支持政策还不明朗,不到位,电动汽车推广缺乏有效的支撑,市场缺乏应有的预期。


三是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技术迭代的主要过程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资本投资开始收紧,不少企业资金链紧张。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2019年7月航拍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外部形势则是“狼”真的来了。


首先是全球汽车产业大力度、快速向电动车发力。外资品牌大举进入,角逐中国电动车市场,国内外企业将同台比武。


在上海建厂的特斯拉且不说,几家主流的跨国汽车集团里,大众、本田、丰田已经相继推出了纯电动车型,某些企业还号称接下来要推出上百款电动车型,力度前所未见。


更有甚者,资金不足的通用、福特等企业,不惜裁员、卖楼、卖资产,也要筹钱搞新能源车研发、自动化工厂改造。


让人吃惊的是,一些跨国巨头“冰释前嫌”,由竞争对手转向合作,构建巨无霸的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百万辆级的基础平台,大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这种路子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业来说冲击不小。


中国新能源车企业不太擅长跨界合作,单兵独斗很难和集团军对战。


其次是外资企业不仅自己花大力气搞,还开始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如奔驰与比亚迪、北汽、吉利;宝马与长城;大众与江淮和上汽;丰田与比亚迪等。


而且,中外企业的合作也已经告别以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开启了联合新技术开发,建立基础平台、生态圈,共享产业链,以及代工生产等模式。


针对外资品牌兵临城下的现状,有媒体认为,“其实国内的新能源车不必紧张,从目前的车型技术和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方面,国产品牌毫不示弱,甚至较外资品牌更优秀。”


但冷静地看,外资有强大技术储备和品牌影响力,它们的后发实力不容小视,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感。


4
正视挑战,向汽车强国前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经过换道先行的十年,今天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小的时期。这一轮调整就是走向汽车强国重要的一个节点,其中的关键是要让优强者脱颖而出。


我国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比如基础电信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家电领域的格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腾讯、阿里巴巴等。在技术变轨的过程中,这些产业都经历过“跟随-换道先行-大浪淘沙-最后实现产业竞争地位反转”的发展过程。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5G专利申请量排名,华为第一,中兴第三,截至2019年6月15日

 

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复制这几个故事?


从竞争优势来看,值得期盼。中国已经形成但还不够巩固的竞争优势有四项:储能电池、车联网、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潜在竞争优势还包括充电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等。


但也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仍是关键。纯电动还有五大痛点,即续航,充电、成本、安全和残值需要进一步解决;


补贴退坡,资本市场要“接盘”。要替代燃油车,充分发挥电动化、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等优势,还需要持续的创新与研发。如果因为资金不足停止创新、技术迭代,将全盘皆输;


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就是其性价比要超过燃油车。为此需要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完善使用环境三方协同发力。


如果具体到参与主体,那么对于身处其中的新能源车企和上下游企业来说:


一要选准目标客户群,规划好后补贴市场的车型和产品,在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双向发力,着力提高产品性价比,增强抗衡燃油车的竞争力。


二要通过横向联合,共同开发产品平台和模块化构架。以有限的结构模块支撑多种车型,实现基础平台高品质、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和售后服务。


三要打造核心竞争力。网联化、智能化、人性化将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在这些领域利用我国的优势,抢占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地,塑造品牌形象。


四要搞好跨界合作,包括技术跨界、产业跨界、学科跨界、所有制跨界等,动员起来,争取主动权。


政府层面,同样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研究和调整相应的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地区保护和市场割据。


在陈清泰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要坚定电动化发展的信心,发布电动汽车占比增长的路线图、分区域限购燃油车时间节点。


针对2019年氢燃料汽车的火热,需要发出明确信号:储能电池与氢燃料电池两条技术路线是互补的关系。


只要稳住军心,集中精力,不断增强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中国就一定能应对好全球化竞争的挑战。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集团为库叔提供20本《中国优势》赠予热心读者。该书从全球化和历史维度来揭示创新的规律,对堪比“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革命”做全面解析。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一批倒闭了,一批卖不动了,特斯拉又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形势很严峻!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