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为什么苹果很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Apple 最近报道的在印度建立供应链的困难表明,在 COVID-19 蔓延和美中贸易战使供应商多元化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之际,公司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是多么困难。

对于苹果来说,中国既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也是一个关键的供应基地。苹果的两家台湾供应商,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和和硕已进军印度,和硕董事长董子贤最近告诉《日经亚洲评论》,中国在五年多前失去了竞争力。

福布斯:为什么苹果很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中国仍然是苹果生产的核心,就像对许多电子制造商一样。是什么让中国对电子行业如此有吸引力?如果一家公司要将制造业迁往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或其他一些低成本地区,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庞大、低成本、灵活的劳动力

使中国在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是低成本半熟练劳动力的供应似乎是无限的。在 1990 年代后期,工厂直接人工的成本(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全部负担)通常低于每小时 50 美分,这适用于不介意(实际上喜欢)加班(包括周六和周日)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力的成本也非常低,因此如果您是 Apple 的供应商,并且需要进行升级以支持新产品的发布,则可以雇佣 100,000 或 250,000 名工人并让他们工作 60 岁以上每周工作数小时,多次轮班。你从内陆省份招募他们,把他们安置在校园里的宿舍里,这样你就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大量的人手。总体来说工人还是不错的;他们纪律严明,善于听从指示。台湾的大型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广达、纬创、和硕、仁宝、英业达——开创了这种工作方式,并且非常擅长。

福布斯:为什么苹果很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像三星这样的公司在越南以较小的规模复制了这种模式,但随着许多公司涌向那里,劳动力成本被推高了。随着公司寻找替代方案来分散风险,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因其庞大且相对年轻的人口而跃跃欲试。但是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工人,是否有适当的基础设施可以将他们转移到我的工地,安置他们并让他们工作?三十年来,台湾人在中国开创这种模式时,依赖的是代代相传的共同语言和文化智慧。许多公司现在正在印度开发网站,但这需要时间。

供应商基础设施

当公司刚进入中国时,许多电子组装商得到了物流专家的支持,他们从东亚和世界各地进口零部件,并将它们组装成“套件”,然后运到经济特区的工厂进行组装。例如,工厂可能会将套件组装到电视机或游戏机中,然后将其运回。香港当时作为物流枢纽发挥了核心作用。在中国政府的大智慧中,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本地化供应链的激励措施。这意味着免费的土地和税收激励措施可以让您的供应商在您自己或附近的物流园区内设立。随着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基地从日本、台湾、韩国、美国和其他地方转移到当地,工厂享受到更高效的原材料和组件交付,如有必要,每天数次。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由丰田等日本公司发明的,但中国人将其扩展到多个领域。

如果您搬到一个新的地区,您将面临重新建立这样的供应商基础设施的问题。虽然可以导入组件,但这通常意味着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的延迟和出错风险。如果您从字里行间了解到和硕正在通过首先转移非 Apple 生产所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可能可以将其用作开发基础设施的一种方式,然后再将他们最苛刻的客户转移到贫穷的工厂上。

高效的物流

如果您为出口制造,支持高效物流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在集装箱联运成为世界范围内运输产品的主要方式之前,靠近海港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纽约港周围的码头和街道上有这么多制造业的原因。随着工厂向内陆转移到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高效的集装箱运输当然改变了这一切。1990 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时,香港早期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一笔巨大的资产。1990-95 年间,广东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从 18% 增长到 46%,其中 90% 的出口量通过香港通过集装箱出口,使其成为管理供应链和物流的枢纽。今天的珠三角有四个港口(盐田、蛇口/赤湾

福布斯:为什么苹果很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进入印度尼西亚的公司喜欢巴淡岛的原因,巴淡岛与世界上最大、最高效的港口之一隔新加坡海峡相望。它也是印度钦奈的景点之一——交通比较方便。几年前,我参观了海得拉巴以南的一家大型制药厂,工厂经理对让卡车越过公路到达港口(他通常使用金奈)感到遗憾。最重要的是,印度港口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许多大型班轮公司更愿意将运往印度的集装箱在邻近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卸货,该港口拥有非常高效的港口,然后转运到印度。

软基础设施

与物理基础设施同样重要的是“软基础设施”。当货物跨越国际边界时,各国通常会要求检查、征收关税或实施各种特定的规则和规定。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延误和增加成本。为工厂征地、许可程序等许多其他问题有助于使一个国家的生意变得容易或难。与中国各省市相互竞争以吸引新工厂相比,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仍然有很多一条路。

苹果的供应商能否从中国多元化?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费用是多少?美国中国的贸易战争,而COVID-19被传染的风险,其成本并没有 定价 ,以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成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我们看到更多这些成本变得明确,我的预测是,公司将越来越愿意承担进入新国家的成本。这将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