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国内面板产业链已逐渐成熟,驱动IC作为关键组件,本土配套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内面板产业链日益成熟,而驱动IC作为面板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国内配套依然处于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大尺寸的LDDI,LCD的TDDI还是OLED驱动IC国内企业占比依然较低。根据CINNO Research相关数据,2021年全球DDIC(包含TDDI+DDI)受益于价格因素市场规模为138亿美元,相比2020年增长55%,随着合肥晶合等晶圆代工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3年价格对营收增长驱动力萎缩至1%整体规模达133亿美元;

供需关系逐步缓解,结构性缺货或将持续:2020年Q4以来由于成熟制程产能紧缺,驱动IC芯片处于持续供不应求状态带来产品涨价,我们认为随着供给侧合肥晶合、VIS(世界先进)等新增产能的释放和后疫情时代需求的回归,驱动IC的供需关系有望逐步缓解。从制程节点来看,显示驱动IC制程范围较广,涵盖28nm~150nm工艺段,其中:NB等IT和TV工艺节点为110~150nm;LCD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集成类TDDI制程段在55nm~90nm;AMOLED驱动IC的制程段较为先进为28nm~40nm。我们认为HD TDDI类产品供需关系有望逐步缓解,而FHD TDDI尤其是OLED驱动IC缺货或依然持续,因为OLED驱动IC芯片主要的代工节点为40nm/28nm,一方面高压产能受到排挤扩充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AMOLED加快渗透带来需求的提升,我们预判OLED驱动IC依然会处于缺货的状态,未来随着联电相应产能的扩充方能逐步缓解;

华为加入驱动IC供应链,国内企业加速新品研发:依据Omdia数据,2020年韦尔股份在LCD TDDI领域市占率为8%,在大型驱动IC(LDDI)国内集创北方和奕斯伟占比分别为3.2%/2%,而在OLED驱动IC产品领域依然处于起步的阶段,依据集微网,半导体投资联盟信息,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OLED驱动芯片已于2020年完成流片,预计采用40nm工艺,于2022年上半年量产。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加速新产品的研发,突破高端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附报告)

下载报告

走进“芯”时代系列深度之四十三“显示驱动”:显示驱动芯—面板国产化最后1公里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