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时代呼啸而来,高效电池兵家必争(附报告)
量产技术创新及规模门槛挖深护城河,高效电池持续推动光伏降本提效
光伏是极致追求成本下降的行业,技术进步是核心驱动力。产业竞争格局逐渐从规模竞争向优势技术和规模效应相结合转变,效率提升亦对成本下降具有杠杆效应。规模门槛及持续的技术迭代将持续挖深护城河,领先的产能结构及 N 型高效电池产能的持续投建是支撑头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而作为第三方专业电池厂商,只有持续为组件客户创造差异化竞争力,才是继续做大做强的根本驱动力。
电池是提效降本的发动机,下一世代技术呼之欲出
从产业链各环节看,上游硅料、硅片标准化程度高,电池环节加速迈向N型时代,工艺窗口、设备成熟度等壁垒持续提升,有望成为产业链技术制高点。任何生意离不开赚钱的供需环境,新技术的发展需兼顾市场与技术导向并密切关注产业链供需变化及供应链配套发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我们认为下一代量产电池需要具备高效率(较目前量产 PERC 电池增加 10%+)且非硅成本不高于 PERC 电池两项的核心条件。从推进节奏上看,商业化推广需要立足于成本结构、产业化核心设备、关键辅助材料研发和供应链配套发展,未来两年或出现多种高效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的格局。
电池环节加速洗牌,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21 年以来产业链上下游高度博弈,166mm 电池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头部厂商微利、二三线厂商停产抛货将加速洗牌且强度及持续性明显大于 19 年下半年。随着落后产能出清,电池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上、下游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上游硅片产能释放及硅片对外销售的供需敞口的持续放大,专业电池厂作为市场上最大的硅片采购商,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或显著增强;叠加 N 型电池技术及规模化门槛带来的壁垒持续提升,头部厂商有望持续挖深护城河,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考虑市场渗透阶梯,高效技术迭代优化长期竞争格局
目前龙头企业PERC 电池量产效率 23.3%,我们认为,两年内电池效率阶梯有望爬升至24.5%甚至 25%以上。下一世代量产电池技术将成为产业链重要分水岭,也标志着光伏从规模降本真正走向提效降本的新阶段。要么做未来需求的捕捉者,要么做后发优势的渗透者。N 型 TOPCon 电池组件与多主栅、半片、叠瓦等技术相配合,可以实现更高的组件功率,有效的降低度电成本,是开启 N 型时代的敲门砖。HJT 技术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大规模量产电池技术之一,实现关键辅助材料的研发和替代等将推动非硅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真正开启 HJT/HBC 低成本量产时代。
高效电池成兵家必争之地,龙头厂商厚积薄发
隆基股份作为全球光伏龙头,近年来在电池领域精耕细作,是国内厂商中研发投入最大、研发团队人数最多的厂商,研发成果屡次刷新世界记录。通威股份是硅料、电池片双龙头,规模、成本持续领先,稳坐全球电池出货量第一;HJT 布局有方,GW 级中试线落地为量产探明方向。迈为股份以再创业心态再出发,深耕 HJT 领域,自建产线的异质结电池的可量产效率已超过25%。捷佳伟创 PERC 时代市占率领先,同时双线布局 TOPCon 与 HJT,有望充分推动光伏技术迭代进步。先导智能拓展 TOPCon 设备及光伏整线智能工厂,有望借助其平台型研发生产优势在光伏赛道复制“成功”。
风险提示: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波动影响,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本报告PDF版已分享至本站知识星球,欢迎加入查阅和交流。原网站年度VIP联系“dongxizhiku”微信可免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