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从不缺少幻想 什么技术足以支撑未来?

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设想,从未停止过。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行业野蛮生长的同时,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和模式才能够真正支撑智能城市这片蓝海?

人们对于未来城市的设想,从未停止过。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行业野蛮生长的同时,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和模式才能够真正支撑智能城市这片蓝海?2019年年初,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权威的会议AAAI 2019上,“城市计算”成为争相热议的焦点。

智慧城市从不缺少幻想 什么技术足以支撑未来?

所谓城市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以城市为背景,跟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环境、社会学和经济等学科融合的新兴领域。它通过不断获取、整合和分析城市中多种异构大数据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规划落后、能耗增加等挑战。

城市计算将无处不在的感知技术、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算法,以及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护环境和促进城市运转效率。这一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城市现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城市未来。其中,以智能交通这项典型应用而广为人知。

以雄安智能城市顶层设计中自行车道设计为例:自行车道首先要经过“规划”,然后研究自行车调动、运力最大化,还要对短至未来一两个小时、长至一两年内,自行车需求量进行预估,这会反过来指导规划。自行车道的设计、运费和预测三个“点”组成一条“线”,而将自行车、公交、地铁、出租车全盘考虑的规划就是一个“面”,只有将“点”“线”“面”整体考虑,才能实现更为合理的整体交通规划。

不可忽略的是,城市中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临时管制等。当异常事件发生时,附近交通流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若能及时感知、甚至预警这些事情,将能大大帮助城市管理,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减少悲剧发生。

智慧城市从不缺少幻想 什么技术足以支撑未来?

针对这一问题,可将城市通过主干道分成具有语义信息的区域,通过融合交通、气象和事件等各种大数据,预测各个区域内未来几小时人流进入和流出数量,以便提前启动预警机制,及早疏导人群和车流,保障区域内短时人口密度在安全范围内,从而防范重大交通事故和灾难性城市安全事件(如踩踏)发生。

未来,仅需按下一个按钮,无人驾驶公共太阳能汽车就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汽车运行路线是经过城市大脑计算出来的,不会堵车,也省去了停车烦恼……人们对智能交通的设想,或许即将变成现实。

智慧城市从不缺少幻想 什么技术足以支撑未来?

结语: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的普及使人成为海量信息的分享者,这些数据又汇聚起来以群体智慧的方式为城市计算所用。随着5G的商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云计算、大数据、AI、IoT的技术也将更加成熟,在其之上的各类大脑应用、城市计算平台将走过缓慢曲线,进入急速爬坡期。正如城市计算理念的提出者、京东集团副总裁郑宇所认为的:无论是从计算环境的成熟程度还是从生活的相关度来说,现在都是做城市计算研究的好时机。

(本文据微软亚洲研究院、雷锋网、凤凰科技、机器之心、信息整理。)

本文来自信息化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