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启,对化工行业影响如何?(附报告)

今年 6月我国将正式开启全国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虽然目前只纳入了电力行业,但随着我国碳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成熟和完善,化工行业被纳入只是时间问题,这将对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核心观点:

碳市场发掘社会减排成本最优的机会:

碳排放权为温室气体排放赋予了价格,具有了稀缺性。在政府部门框定的排放总量强约束下,排放权交易作为一套市场化工具,允许超排企业向减排企业购买富余排放权实现总量控制目标,进而使得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均衡自主减排和购买排放权的成本。市场工具的有效运转依赖于配额的发放以及排放履约的执行两个方面。

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启,对化工行业影响如何?(附报告)

效率优先是碳市场机制设定的大势所趋:

政府为企业分配初始配额方法有免费和有偿之分。免费方法又可分为由企业历史排放总量或强度决定的历史法,和由相同工艺先进企业排放强度决定的基准法(或称标杆法,欧盟取行业前 10%分位作为标杆值)。前者简单易行,但容易形成“高排放多得,低排放少得”的低效率情景。后者重视减排效率,由排放强度低的先进企业决定单吨产品的排放量上限,排放强度相对基准值越高的企业减排压力越大,而只有最先进的企业能够获得足额配额甚至有富余量出售。这种方法对于产品结构、工序复杂的化工企业来说数据收集及监管的难度较大,所以我国碳市场试点的化工行业主要还是以历史法分配免费配额,但欧盟碳市场经历多年已全面转向标杆法分配免费配额;欧盟为化工行业设定了 15 个标杆值,全行业最多;并且逐渐提高了有偿配额的比例。履约方面,企业需要在来年上缴前一年的排放配额,上缴量必须覆盖全年排放量;若无法覆盖,欧盟会给以高达 100 欧元/吨超排量的处罚,并要求将亏欠的配额在下一年履约义务之外补齐。我们认为我国碳市场在初期以参与度为核心的模式下逐渐完善后,也必然将向这种效率优先的机制演进。

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启,对化工行业影响如何?(附报告)

能效和排放领先的龙头企业最为受益:

宏观层面,碳排放成本的存在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其中煤化工由于排放强度较高,压力最为突出。若将碳排放成本内部化,低成本煤头相对油气头的成本优势或被压缩,但凭借较低生产成本依旧具备较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低成本煤头相对煤化工同行的成本优势能够保持甚至扩大,即先进企业在同行内的α始终维持。而与海外产能相比,我国凭借产业链配套、工程师红利等方面的优势依旧是全球最具成本竞争力产能。微观层面,以效率为导向的配额分配机制下,未来只有排放水平最先进的龙头企业才能获得足额甚至超额的免费配额,效率越高的企业配额缺口越小,最先进的企业甚至还能通过出售配额获得超额收益,从而使得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启,对化工行业影响如何?(附报告)

风险提示

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削减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新项目审批的不确定性。

本报告PDF版已分享至本站知识星球,欢迎加入查阅和交流。原网站年度VIP联系“dongxizhiku”微信可免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