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为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数字医疗较为充分的渗透到众多环节,并形成较大规模的场景应用空间,数字医疗正被国内14亿人所直接或间接深度感知,一场数字医疗的“习惯思维”或许已经形成,政策、市场、数据三大场景要素将进一步强化与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中所表现的非典型场景也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医疗业务深层次产业体系构建,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医药健康产业的区域格局。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七大数字医疗场景让14亿人深度感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病智能诊治、物资调配、药物研发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疫情防控的典型服务场景,为提高管控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图1  抗击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应用场景和价值


(一)远程化医疗:为疫情防控解放人力与缓解压力




1. 5G远程医疗:疫病智能诊治,均衡分配医疗资源

5G远程传输技术助力前线“战场”与后方“智囊”实现无缝衔接,打破医疗资源和医患资源空间局限,突破诊断和治疗的地域限制,释放出核心医疗资源,实现医生和患者资源的更高效分配和对接。目前,武汉当地的各家医院可以通过5G技术进行互联,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实现成功对接。除了京、鄂两地的互联会诊之外,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地也在疫情期间通过5G加持诊疗,借助5G手段实现全方位无障碍远程移动会诊。


5G远程会诊在疫情中的应用落地,实现了5G医疗从“试验”走向“临床”的重大突破,将推动5G医疗的应用普及,可能成为5G远程医疗加速发展的转折点。未来,医院的5G网络覆盖将会被提高到第一优先级,并加速5G在更多医疗场景下的应用创新。


2. 在线医疗服务: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

疫情爆发以来,BAT、移动医疗APP、医药电商开展各种互联网平台在线服务,包括远程问诊、病情咨询、在线心理咨询、疫情动态发布、发热门诊地图等,涉及日常咨询问诊、信息、工具和咨询等多个方面,并以其效率高、风险低的优势的打破地域和空间制约,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

疫情期间,各类互联网平台在线服务业务快速增长,既帮助平台快速引入了大量新用户,又并在最短时间内即培养了用户使用线上平台的习惯和粘性,就医体验的改善会使得依然有大量患者持续使用甚至形成偏好,在线医疗服务将迎来“流量”高速增长。

(二)医疗智能化:为疫情防控提升效率与精准度




1. 辅助影像诊断:提升诊断效率,释放医疗资源
 
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强大计算能力的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对肺部CT进行更快速地判断,有效减轻医生工作复核,提升诊断效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AI医疗企业通过构建医疗影像诊断系统的AI+CT模式,减少错诊漏诊并协助基层医疗机构辨别感染者,将成为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判定的有效工具,并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关键时间。

AI辅助影像诊断是目前AI医疗最成熟的应用领域,受辅助诊断类审批标准尚未完善、收费标准未建立等影响,企业商业化进程缓慢。多家AI影像辅助诊断领域公司对应对疫情需求进行辅助诊断产品升级,在实现产品在多地医疗机构实际应用场景中落地的同时提升了企业品牌,为产品注册获批奠定了基础,可能会加速企业的商业模式探索。

2. 药物研发:AI算法支撑,加速研发进程

新疫苗、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文献筛选和超算工作支撑,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快速智能化分析加速药物研发进程。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药研发的迫切需求,科技公司运用智能算法模型,在筛选化合物、新药合成路线设计、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预测、药物理化性质预测、晶型预测、药物分子设计、筛选生物标志物、研究新型组合疗法等药物研发环节提供了高效工具,帮疫苗和药物研发按下了加速键,加速抗病毒新药和疫苗的研发进程。


阿里云、华为云、中科曙光、腾讯云、上海超算中心等科技公司向科研机构和药企开放AI算法和算力支持,或者组建联合科研团队是本次疫情中AI加速抗肺炎新药研发的主要模式,这将打破传统科研机构和药物研发的“保守思维”,加速AI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渗透,也将催生AI研发外包等细分领域。


3. 疾病分析:AI快速分析,提升检测效率

中国科研人员在疫情发生后迅速行动,2020年1月10日,多家研究机构联合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实验室人员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此次引起武汉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为RNA 病毒,基因序列空间结构复杂、基因组长,在深度学习算法的辅助下,实现了病毒基因的快速确定,也为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和疫苗及新药研发赢得了更多时间。

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AI充当病毒基因分析和诊断加速器的作用凸显,将加快AI技术在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分析领域的应用普及。

(三)服务协同化:减轻人员负担,降低感染风险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多种智能医疗机器人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应用在导诊、消毒、送递、测温等多个服务场景,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多地成功实践。一方面,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抗疫前线的应用,能替代部分医护人员基础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缓解医护人员不足;另一方面,智能医疗机器人的运用,在多个场景下减少了人与人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各类医疗服务机器人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应用实践,加速了智能设备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培育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随着5G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设备将在更多的医疗场景中应用普及。

(四)供应链数据化:提升资源调配效率 




随着疫情的发展,口罩、防护服等疫情物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供需信息不统一导致的物资调配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防疫工作的开展。为了应对物资供求的需求,多个科技企业或公益机构采用AI及大数据工具打造疫情防控物资数据服务平台,智能整合匹配医用物资信息数据,为物资需求对接提供可视化展示及搜索工具,方便了解疫情需求并找到合适的物资供应方,极大提高了医用物资对接效率。


疫情发生后,众多科技企业迅速开展基于数据的资源集成平台服务,有力支撑了关键医疗资源整合和高效调用,同时也反映出区域在产业链协同、产业服务等方面数字化支撑不足,基于数据的服务集成平台将会在全面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疫情或开启数字医疗撬动的产业裂变


(一)数字医疗要素进一步激活,行业面临深度变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大规模跨区域的各类数字医疗场景试用后,政策、用户习惯、数据三大要素将面临重大变化,推动数字医疗应用业务的落地及大规模推广。


1.政策将加速突破


政策是数字医疗跳跃发展的支撑点,数字医疗中有很多基础性环节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组建后,电子病历建设升级、医联体、互联网诊疗、医保信息标准化、DRGs等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医疗IT方面的企业表现出较好发展势头。


疫情中,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医疗中的应用。


此次疫情之后,国家将针对医疗机构在疫情救治及数字医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延续近两年的政策导向,预计将在互联网医院、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5G医疗、医疗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智能导医分诊等方面加快政策落实和制度突破,更多地区将纳入相关试点工作。


2.用户习惯深度形成


数字医疗服务与药械产品不同,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通过数据积累,问题反馈逐步完善和改进。但受制于患者及医生理解偏差、使用习惯转变、医疗机构接受程度低等因素影响,数字医疗服务进展并不顺利,很多业务仅仅在政府示范工程中进行一两次“演练式”试用,很难形成经验积累。


新冠肺炎疫情为部分数字医疗业务提供了较长时间、较大规模的应用探索,并在用户中形成较好的感官认知和使用惯性,这将促进相关数字医疗业务加快商业化进程。如5G部署初期,5G医疗业务认知度、接受度很低,但随着5G云端智能医疗机器人、远程会诊等医疗业务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中的应用,并在“防止交叉感染”、“提升效率”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用户好感度将显著提升,势必会推动其商业化应用进程。


3.数据共享基础加快夯实


此次疫情防控中,数字医疗业务的开展受到数据不能共享、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限制,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如疫情初期的总体病情监测中,因各医院之间不能共享病毒感染者的数据,导致对此次疫情的一些误判,贻误了最佳的预警和防控时机。此次疫情后,预计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医疗数据开放共享的探索。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行业仍对数字化持较为保守的态度,虽然国家提出了加大医疗数字化建设的宏观指导意见,以医院为单位“信息孤岛”仍是普遍现状。本次疫情也暴露出了医疗信息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疫情较大范围的数字医疗业务开展后,对大规模患者数据进行精准化、系统化的追踪和分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关键医疗IT和医疗数据基础设施将有望得到加速推广,中长期来看,有望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医疗健康产业结构重塑,从而加速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统一和标准化。


(二)对新冠肺炎病症隐匿性的反思




未来应加快推动以生命数字化为特征的精准健康领域发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关注通过数字医疗调度全国资源服务武汉病患救治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疫情前期,无法对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病情轻重的精准预判,导致部分表面症状较轻但实际比较危重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部分病毒患者虽身体健康指征已发生微妙变化,但一直没有明显可感知症状,将病毒传染给密切接触者,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


这些辛酸的事件将让我们每个人对健康的精准监测、精准干预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势必为以“生命数字化”为特征的健康精准管理新业态逐步推开市场之门。我国一直在推动以“主动健康”为特征的“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国内部分企业也在积极探索,通过生命基因与大数据充分结合,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构建针对个人的“生命大数据管理平台”,绘制构建个人生命全景图,为个人改良生活习惯、医生诊断疾病、个性化用药、保险支付提供精准支持。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图2  精准健康系统构成

(三)对医疗队现场支援事件的反思




未来应推动远程医疗加快落地,重构区域发展格局。此次突发疫情中,由于感染患者太多且持续增加,非军队系统派出217支医疗队、超过2万5千人的医疗队员驰援湖北(截至2月14日24时数据),而湖北武汉是我国除京沪之外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尽管跨区域的5G远程医疗发挥了较好的支援作用,但由于目前的监测、诊断、及治疗环节还达不到全程远程化,在非冠肺炎这种非典型应用场景下,远程医疗业务对现场人员的替代作用极其有限。


同时部分居家患者因家庭用健康监测服务及诊疗设备的缺失,在线医疗所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这些事件都将引起业内对远程医疗的重新思考,在未来跨域性一体化协同应用的远程医疗阶段,如何从“深临其境”感知度、全产业链的协同配套角度去构建远程医疗业务。


远程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由集中在医疗资源优势地区的诊疗一体化医疗服务过程向“监测-诊断-远程会诊/治疗-现场治疗-康复”相分离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过程转变,进而形成核心医疗区域“远程指导/治疗”与其他区域非远程治疗环节相协同的跨区域产业链布局,这将推动新一轮的区域竞合格局形成。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图3  远程医疗跨区域产业链重构示意

医疗较差的地区应补齐监测、诊断及现场治疗的相关智能设备及专业服务,以便形成可供科学治疗的精准诊断结果,这就需要吸引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康复医疗等专业的第三方医学服务,发展壮大独立于公立医院之外的疾病风险监测、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等专业环节,加大智能机器人、影像设备等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将非远程治疗的大部分环节的产值留在本地。而同样,医疗资源核心地区为形成辐射全国的医疗市场优势,也应加强上述环节的总部服务机构落户本地,形成全环节的“远程服务”产值贡献。


数字医疗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应用落地,强化了治理能力、改善了协作模式、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将最终推动传统医疗产业结构重塑。疫情过后,数字医疗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明确,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END

         作者 | 刘晓凡,陈凯

责编 | 老姜


微信号:huoshi201514

备注信息姓名-公司-职位

投稿邮箱:jiangaq@hsmap.com



RECOMMEND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疫情防护物资供需平台”


【往期回顾】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火石创造):从疫情中的数字医疗场景应用,看数字医疗的发展重点及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