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英文全称为 Overseas DireetInvestment即境外直接投资指国内企业、团体在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后、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直接投资,以控制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目的投资行为。通俗一点的讲,只要涉及直接或间接获得境外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等,就需要进行境外投资ODI备案。而境内企业实行境外投资路径上设置的空壳公司或境外企业开展的二次投资行为,则不需要进行 ODI备案。
成立海外公司开展业务;子公司开户依据;跨境电商合规转型;4年以前有投资未办证书;海外直接投资、并购;海外上市红筹架构、VIE等。
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国家外汇主管部门
只有完成ODI备案后,境内企业才算打通了境内外资产流通的合法合规渠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境内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也为后续实现包括境外上市等目标奠定了基础。赴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需要投资参照境外投资管理规定执行。
根据小博业务时间总结,设立海外子公司开展业务、收购境外企业/固定资产通过协议控制境外企业或资产等常见的境外投资活动均涉及该项备案。
完成备案后,企业能够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实现资金出/入境,否则资金将无法通过银行合法汇出,未来境外主体的利润红利返程亦会受限
若境内企业的境外子公司拟返程投资大陆企业,如果没有办理ODI备案手续,则无法完成返程投资,这对于未来有海外上市规划的企业而言需要特别关注。
若未办理ODI备案手续,境内企业无法享受我国政府相关补贴和奖励,包括境外知识产权纠纷和“两反一保”应诉补贴等。
未办理ODI备案即进行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将在一定时限内被禁止任何境外投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境内主体中止或停止实施该项目并限期改正,对境内主体及有关责任人处以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投资主体和成立时间符合要求:投资主体需要为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但是,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且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一般无法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
无法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例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以及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的,一般无法通过审查,针对本条,往往需要境内企业提供银行流水等资金证明文件。
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最好高于5%,同时资产负债率最好低于70%。
1.备案前准备工作:境内主体内部决策;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
2.发改委申报:根据项目金额、企业规模以及是否涉及敏感行业报送给国家或省级发改委备案或审批
3.商务部申报:商务部对外投资备案、核准申报信息统一汇总境外再投资备案
4.外管局登记:已获取境外投资备案证书的企业,可直接至银行办理相对应的对外支付手续
5.驻外使馆登记:中国驻外(各国)使馆经商处室报道登记
在ODI备案项目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与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审查原则上相互独立,可以同时启动、分别报送。在取得发改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后,境内主体可至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投资规定金额以上的,需向外管部门汇报。外管部门审核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登记证》。
整个ODI的备案流程耗时大约在2-3个月)办理成功后会得到分别由商务部门和发改委颁发的证书:《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和《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之后境内机构就可以凭证汇出资金或进一步完成境外投资事项。
非货币出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可证明权益价值的文件
本文摘编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dongxizhiku@163.com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