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阳:内卷,通缩和中等收入陷阱
“内卷”的实质是“通缩”
“内卷”是低水平的高强度竞争,其根源是市场“品味”的降低:高品质,个性化的需求在减少;低价,标准化的产品却备受青睐。中国市场的竞争一直都是很激烈的,但“消费降级”拉低了竞争的标准:十年前投标,客户要的是质量更高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及速度更快,性能和可靠性更好的生产设备,客户的口头禅是“钱都不是事”。现在投标,客户对价格变得极其敏感,逼得供应商要么降价,要么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提供更高的附加值。这就是“内卷”的基本逻辑。“消费降级”,需求低迷,降价,低利润… …都是典型的通缩的特征。解决“内卷”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系统性地应对通缩。
10年前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丝毫不逊于当下,打工人同样要面对甲方爸爸们的不合理要求和有无休无止的加班。但是十年前拼的目标是产业升级,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无限可能的未来,而不是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内耗。
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阶段,企业和职场的竞争尽管激烈甚至残酷,目标和结果却是积极的。在一个经济繁荣,充满希望的社会,狼性文化和996福报论是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这种职场/企业价值观非常符合我们农耕民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传统观念。
现在经济下行通道已经开启,需求萎缩,产品供过于求,因此显得产能过剩,企业为了生存只能竞相降价,想方设法缩减成本。于是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进一步下降,市场需求也就更加萎靡,这就是“通缩”。通缩的表现就是“消费降级”,“产能过剩”和“内卷”。如果只是着眼于“内卷”,对“通缩”避而不谈,那么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
工厂需要冗余产能,产能过剩是伪命题
从微观看,(工业)企业的产能过剩没什么大不了的,制造业需要富裕的产能以应对波动的市场需求。工厂里有一个“稼动率”(Availability)的概念,用来评价设备有效工作时间的百分比。由于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满负荷运转,比如设备故障,定期维护,生产准备,等待原材料。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所以在规划产能时就必须计算出余量,这个“余量”本质上就是过剩/冗余产能(Redundant Capacity)。
以机械制造为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他们的订单通常不大,但需要定制开发,因此利润很高。这类中小企业的厂房里有大量生产设备平时都处于闲置状态,有活的时候才开机。这部分设备就是所谓的“过剩产能”,但是闲置的设备并没有给企业造成多大的压力,企业也并没有为了保证开工率而低价接单。很多专家对此简单归纳为:人家从事的是高端制造,技术含量高,产品利润高,因此不存在恶性竞争。所以中国才应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这种大而化之的结论尽管没错,但实际上内部的问题要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产能过剩的风险是债务暴雷
中国制造业的隐患在逻辑上和房地产相同,产能过剩的背后是巨大的债务陷阱,导致房地产崩盘的是限购政策和财务红线,制造业面临同样的风险:制造业的限购令来自美国,川普时代加上去的关税现在还没降下来,电动车的关税又加上去了。虽然中国企业可以转口墨西哥,东南亚和东欧绕开关税,但是成本仍然增加,而且美国有能力也有意愿拉着盟友一起提高关税,继续提高中国制造的出口门槛。
别忘了,我们还在和美国打贸易战,现在的困难是“战争”的必然结果。
在一个紧缩的经济周期里,企业可以通过裁员,关闭部分产能等降低成本的方式自救。但是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则是宁可没有利润,也要维持工厂运转,有的大厂甚至宁可亏钱也要让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房地产最先暴雷的是恒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逆周期操作,就在前几年囤积了大量土地,给财务造成巨大压力。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大多数也是最近几年投入的,有的甚至是2022年购置的。一旦停产,这些新设备无法产生价值和现金流,那么压力立刻就会体现在财务上。
由于市场整体不景气,同行也接不到订单,所以这些半新的二手设备(及厂房等生产资料)就难以转让,企业老板们面临银行的还款压力就不得不低价抢单,最终造成内卷的局面。而那些破坏规矩低价抢单的往往就是那些刚上了新产能,财务压力比较大的企业。
为避免重蹈房地产的覆辙,制造企业要想保命,一是降价促销稳定现金流,二是融资。而融资更要看规模和营收,这就导致了原本就有限的资金流向大企业,而大企业为了融更多的钱续命就只能继续降价扩大规模。如此就造成了“降价,促销,融资,扩产,继续降价”的恶性循环,大多数行动慢的小企业会破产倒闭。尽管一般的市场竞争规律也是如此,但是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淘汰进行的过于迅速,中小企业还没来得及定位到细分市场就被卷死了,市场还没来得及形成多样性的产业生态就被卷得失去了活力。
产能落后与否企业主比谁都清楚。有的设备非常老旧,效率低,耗能高,但是财务没压力,所以老板就能从容应对。淘汰落后产能,鼓励设备更新换代,本质上都是鼓励企业借债。如果上了新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是市场没了,那么债务暴雷的风险一点不比房地产小。
更何况,制造业的快速扩张离不开房地产的运营:搞产业园,建厂房,关键目标是低价拿地,再用土地做价融资。过去20年,不少制造企业并不是靠主营业务而是靠房地产赚钱的。
企业主的集体战略误判
疫情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家过度乐观,广泛期待市场的V型反弹和报复性消费。因此很多企业在2022-2023年提前布局,逆周期扩大产能。2021年下半年开始,机床行业迎来了大爆发,进口和国产设备厂商的订单都是爆满的,这也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仿佛好日子又要开始了。但是反弹似乎截至到2023年上半年,随即便转头向下。
造成中国企业主对经济形式的集体误判,国内简体中文媒体难辞其咎。几年前国内的主流舆论都是全球大乱,形式大好的中国经济光明论。对贸易战,俄乌战争和内循环的风险避而不谈,仿佛风浪越大鱼越贵,为了应对大风大浪和大市场,中国的渔民花血本买了大船打的大鱼,但是上岸后发现,鱼市没了。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下行的疲态,所以大概在15年后,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一直是“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都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提升现有生产力水平。这时,如果企业对经济和政治信号比较敏感,就应该开始收缩规模控制产能,做好应付衰退的准备。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这三只黑天鹅的相继亮相,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困难性:外部环境变得更险恶,政治不确定性更高,外贸订单更加不稳定。但是国内简体中文媒体和专家们本着报喜不报忧,丧事喜办的原则,大肆鼓吹中国赢麻了。最具代表性的是中科院的“全产业链优势论”,自下而上地坚定了依赖“内循环”打赢中美贸易战的信心。直到现在,大量外资企业已经出走,大部分媒体和专家仍然对产业链的转移视而不见,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宣扬“没了中国制造世界即将崩溃论”。
这种片面的宣传让企业家对未来盲目乐观,在原本应该实施战略收缩的时机选择了扩张。三只“黑天鹅”已经让原本30年内缓慢显现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在5年内集中爆发,媒体的误导又让企业做错了方向。在多方因素的叠加下,企业才会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
“长期主义”失效,产业生态恶化
国内的企业战略有一类经典案例,就是某乙方企业B想进入到行业龙头A的供应体系成为其供应商,于是第一单赔本让甲方爸爸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甲方A发现其产品和服务确实不错,又是如此诚心诚意地希望当添狗战略伙伴,于是后面就给了B很多利润更好的订单。用这个故事告诉老板要打开格局,放长线钓大鱼。
在经济欣欣向荣的上行周期,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战略确实是奏效的,但是一旦经济下行,大客户A的业务也朝不保夕,那么他们的行为模式就会更加短视和急功近利。比如客户就会反复要求供应商给以优惠价,第一次低价中标后,后面几次的成交价只能更低。
还有一个管理学经典案例,说一个擦皮鞋的小男孩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先免费给客户擦一只皮鞋,客户如果满意小孩便再擦另一只鞋,如果不满意小男孩则分文不取。因为擦了一只鞋后,没擦的那只就显得格外的脏,所以客人通常都会选择继续服务。这个小男孩就赚了很多钱,最后好像成了某商业大亨。这个商业模式成功的前提是客人们都很绅士,如果某客人足够狡猾,那么他在享受完小男孩的免费擦鞋服务后,可以找另一个擦鞋匠擦另一只鞋。这样只需要支付第二个擦鞋匠一只鞋的擦鞋费即可(如果这个客户足够不要脸,完全可以让第二个擦鞋匠也先免费把第二只鞋擦了,并许诺擦鞋匠要分别评估他和小男孩的服务质量,这次谁擦得更干净后面的服务就会全都包他做)。这样小孩没赚到钱,擦鞋匠的收入减半,狡猾的客人获得最大的收益。说到底,这个小孩就是造成行业内卷的始作俑者,而狡猾的客户则破坏了整个市场生态。
在一个行业里,“擦皮鞋的小男孩”和“狡猾的客户”这两类“大聪明”越多,内卷也就越严重。最典型的是餐饮业的打折试吃活动,店家以为客人试吃满意后会有后续的消费,但是客人免费试吃后却是继续尝试其他商家的免费活动。轮番促销过后并不是市场的繁荣而是利润的崩塌。
有个相当普遍的状况:A委托B开发一套新设备/工装,把价格压得很低并许诺量产后对设备的需求量会非常大,到时候就是泼天的富贵。B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设备研发出来,客户A也很满意。到了量产阶段设备投标的时候,A公司则把B公司的方案和图纸同时发给C和D,让这两家公司想办法把成本再打下来。如此,虽然B在竞标时仍然有优势,但还是被坑了。这种情况在国内非常普遍,所以中小企业不敢投入创新,都在等着抄同行的。
通缩时期因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所以高端人群开始抢中端人群的饭碗,而中端人群也抢低端人群的饭碗。高阶人群进入原低阶人群的领域,实施的是降维打击。类似的现象同样发生在制造业,特别在软件,自动化设备等具有“工具属性”的行业。
比如某头部企业A要求某软件及自动化公司定制化开发了一套智能制造系统,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源代码,当A企业的IT/OT团队吃透了整个技术,那么他们就会对外宣称是自主研发,并且在行业内(首先是自己的零部件供应商)推广相关产品。这样之前的软件和自动化公司拿到了A公司的这一个订单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其他类似的项目了。
这类“大聪明”在所有地区的所有行业都会存在,而且很难用法律制约,限制“大聪明”们低价促销最有效的方式是行业协会,让所有从业者共同抵制这种行为。也正因如此,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行业NGO在商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内卷”意味着产业升级的失败“资源整合型产业升级”仍然具有相当的生产效率提升空间
这个标题我犹豫再三,还是写出来吧,玻璃心的黑粉们过来骂好了。
论证的逻辑也很简单:高端的产业必然由为数众多的优质企业构成,优质企业必然会雇佣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创造了更高的价值,那么生活品质自然会提高。同行业中,中外两个规模水平差不多的企业,相同岗位的员工的收入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华为工程师的收入就是要高于爱立信的工程师,虽然工作压力大很多,但那是企业文化和福利制度所影响的。这两家国际通讯巨头的工程师收入是在同等水准的。同样,电商巨头阿里,京东和亚马逊的程序员的收入属于同等水准。
除了电商,互联网,通讯这几个成功实现升级的产业,还有哪些行业的薪资水平可以和欧美日韩的同行媲美?如果收入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的员工,那么基本可以说明人均产值还不够高,说明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还不够高,说明这个产业仍然有待继续升级。
企业微观层面的逻辑也显而易见:产业升级意味着生产效率提高,那么员工的人均产值或价值就会更高,最终的结果是工作时间会缩短,工作报酬会提高。反之则说明产业并没有真正升级,只是规模扩大了,供应链成本降低,产业协同性更好,头部企业获得的总收益会很高,但是普通从业者的收益很低。
这类产业是纯粹的拼管理,拼规模,拼产业链成本,最典型的是零售业。即便在发达国家,超市和快餐店的收银员的薪水也都是垫底的,但是连锁超市集团规模都非常大,集团老板和管理层非常有钱。中国大量看似强大的工业集团的内核其实就是这种零售业模式:尽可能多地获取产业链上下游的全生产要素,尽可能大地压低供应商的价格,缩短交货期,延长付款期限,尽可能多地开发分销渠道,代理商,给他们最好的激励政策,薄利多销,最大可能地占据市场份额。我们的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都是类似的零售业模式,看似规模很大,但是人均产值低,严重依赖销售量,一旦市场规模萎缩那么产业链内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就会苦不堪言。
如果企业处于如此恶劣的产业生态,那么只能说明从事的业务缺少附加值,缺少技术含量,缺少不可替代性,因此又何谈产业升级?如果中国的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我们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现在的“内卷”只不过是在陷阱中扑腾而已。
结论
内卷只是表象,实质是通缩。也就是说在通缩到来之际,企业和个人拼得十分痛苦,于是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内卷”。免受“内卷”之苦的有效途径是产业升级,那么既然现在“内卷”如此严酷,大概率是大多数产业并没有成功升级。也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已经落入中等国家陷阱,而且越陷越深。
即便我们真的进入恶性通缩周期或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爬出来不就得了?失败就失败了,承认就好,最可怕的是鸵鸟策略,讳疾忌医,发明一堆新词掩人耳目,给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中美正在“下大棋”的错觉。
关键是对症下药,对标恰当的经济体,学习研究当时那些经济体的成功企业是如何在大萧条时期存活下来的。此时中国企业的战略课题也更加明确了:“如何有效应对通缩周期”。
来源:工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