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灼识咨询:储能行业蓝皮书(附报告)

“碳中和”自2020年提出后已成为我国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顶层设计逐步完善,随着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逐步实现,以新兴低碳清洁能源作为电力供应核心的能源结构成明确趋势。

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估计,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占比将不断攀升:至2030年碳达峰,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占比将达到53%,超过传统能源。至2060年碳中和,新能源的装机总量占比将来到87%,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当前存在一系列挑战,首先其供电过程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其次会使消纳端承压,引发弃风、弃光现象,最后也难以解决居民及第三产业用电增加导致的负荷波动问题。

新能源发电呈波动性和间歇性:电力系统需保持发电出力(功率)和用电负荷(效率)的实时平衡,新能源难达要求。风电:日内分布昼小夜大,与日内负荷曲线相反,呈现反调峰特性;季节上夏季出力较小,与用户侧需求曲线不符。光伏:日内受太阳辐射变化,发电水平先增后减,与用户侧曲线存在时滞,同时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增加了出力的随机性;季节上,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较低,不稳定性较大。

新能源发展加压消纳,弃风光频现: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迅速增加,我国部分优位地区风能、光伏的供电上限大幅抬高,远远超出其右端消纳能力,发生弃风、弃光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2021年全国弃风率达3.1%,青海、蒙西地区达到10.7%和8.9%;全国弃光率达2%,西藏地区甚至达到19.8%,大量可用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动摇了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居民及第三产业用电增加负荷波动:居民和第三产业用电占比不断提高,电网也需要从适应工业负荷向适应民用负荷过渡,由于其单体用电规模小、分布零散且运行不规律,加大了负荷预测的难度。随着小型化、多元化的用户终端(如分布式微电网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用电负荷波动性将进一步增大。

查阅完整报告请点击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