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及锂电行业动态追踪:从模组到CTB,less is more(附报告)
从德系定义标准到国内定义标准
材料和结构创新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两条优选赛道,也是降本的必由之路。
(1)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已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2)电池材料创新主要平衡能量密度、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指标;(3)电池系统结构创新已成为近年来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
方型与软包电池经过了多轮结构创新,由前期德国定义的VDA三元电池模组,逐渐进化到国内电池厂与整车厂CTC/CTB技术率先应用。
复盘从355模组到CTB,结构创新带来材料体系应用的多样化
早期油改电平台,基于燃油车架构,要求在有限空间内塞进尽可能多电池。由于各家虽然整车结构类似,但底盘不一样,车厂定义了通用的355/390模组。同时由于对整车的续航需求,设计偏好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
590模组开启纯电动平台:随着整车对续航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油改电平台不论从机械强度还是电量都无法满足,所以通用型的590系列模组应运而生,即模组更大,适配纯电动汽车平台的包体。
国内厂家引领CTP/CTB(统称CTV)到来:然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续航里程与成本要求越来越高,CTP/CTB将电池的集成度推向极致。能量物质可用空间的增加也带来了化学体系选择的多样性,LFP-CTP/CTB技术因为能够在相同的空间内提供与三元电池相同的续航,加之成本更低,得到了各家车企的青睐,爆款车型的推出也使得LFP装机占比超过N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