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三部门发文,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1.5%

针对“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序发展电炉炼钢、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幅提升供给质量、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文,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1.5%

 

五方面发展目标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重要领域。《指导意见》根据创新发展、总量控制、绿色低碳、统筹协调原则,力争到2025年,我国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格局。《意见》提出5个方面发展目标:

 

1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

3

绿色低碳深入推进。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4

资源保障大幅改善。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

5

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把握“三定位”   推进“三变革”

 

“在此重要转型窗口期,《指导意见》的发布,对于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意义非凡。”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在解读《指导意见》时表示。

 

李新创认为,《指导意见》既为我国钢铁行业更好地适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加宏观、全面的指导,也对钢铁行业提质升级和低碳转型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文,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1.5%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分析,《指导意见》对钢铁工业给予了三大最新定位,即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既是对钢铁工业功能地位的充分肯定,更展现了钢铁工业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指导意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可以看出,实现钢铁工业更好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清晰:一是创新驱动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二是优化结构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绿色低碳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四是智能制造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五是资源保障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指导意见》部署和安排下,我国钢铁工业将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大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供给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以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促进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李新创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任务,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指导意见》为根本转型依据,着力做好补短板、锻长板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推动转型升级。二是开展钢铁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三是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四是高度重视智能化提质增效。五是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工业报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