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先进制造”有点难,传统中小制造企业如何不掉队?
导读
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传统制造业要想持续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向先进制造看齐。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大型制造企业领跑者,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数字化运作系统,而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却难以将数字化转型提上日程。
新一代信息科技与产业变革正加速融合,发展数字化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手段之一。
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尽管拥有多年的“人工”经验积累,却没有形成完备的数据参照体系。
其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传统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先进制造业”、“上平台”等大趋势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以至于丝毫感受不到制造业转型的压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仍凭借老旧的制造经验固守仅有的微量市场。
从近年的发展格局变化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都如此。
现如今,中小制造企业逐渐开始向先进制造看齐,而在他们的背后,是一批致力于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互联网赋能商。

市场倒逼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进阶
领跑者遥遥领先,中小企业掉队严重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2017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2018年其数量为 36.9 万家,相比2017年的 37.6 万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从近年大型企业的发展变化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来看,这个数据其实是合乎情理的。
自动化设备的加码可以解决产线效率问题,但由于多数低端设备没有配齐数据采集设施,导致生产数据浪费其实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方面有的企业还没有转型的意识,因此固步自封仅以维持现有订单数量为企业发展目标;
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制造领跑者,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数字化运作系统,而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却难以将数字化转型提上日程。
制造业的下半场:由低端走向高端
大型的制造企业虽然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其并不能代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事实上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还处于较为低端的水平,因此要想实现“传统制造业“走向”先进制造“,还需要赋能商与制造业共同探索。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而言,提升产品质量和产线效率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赋能商而言,如何运用工具和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升级至关重要;
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终目标。
内容来源:亿欧网
本期编辑:小艾
商务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邮箱:info@amtbbs.org
版权声明:AMT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入围“先进制造”有点难,传统中小制造企业如何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