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全屋定制,新中式:是创新吗?

全屋定制行业你追我赶,新的定制品牌也快速崛起。全屋定制企业要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其次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听到讲创新,就会联想到高科技:机器人、芯片、AI,其实在传统行业中同样需要创新。美国的创新型企业有3/4来自传统行业,只有1/4是来自科技行业。德国把螺丝、齿轮,日本的微型轴承做得世界第一。这些传统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可以影响世界。
互联网+,全屋定制,新中式:是创新吗?
 
回到家具业,中国的家具业在规模上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上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引进。但和电子行业一样,基础研发不搞,我们只搞应用,建立在引进的基础技术之上,搞应用见效快、赚钱也快。从中纤板、刨花板、水性漆、光感漆、数控生产线,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这类基础研发,都是欧美日几十年或上百年的东西,很少有我们自己的创新。
 
“互联网+”的兴起,让家居业一片狂欢。特别是资本和巨头的进场,误导了一大批并没有真正理解商业本质和常识的企业杀入家装行业,好像互联网这对翅膀放在哪里都能高飞,展翅翱翔。搭载“互联网+”的家装在大规模扩张,希望通过规模化扩张的方式来实现目标,但目前来看,它真正改变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数“互联网+”家装公司提供的产品和交付能力还不够完美到打动用户。
 
营销依然是简单粗暴的传统营销方式,价格战每天都在进行。实创装饰也好,“爱空间”也罢,它们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也是很多互联网家装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布局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公司的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此前尝鲜的一批玩家,多数都没能熬过这个寒冬,成了炮灰,关门倒闭,不胜枚举,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标配。
 
定制家具、全屋定制,整装、全装的概念在这几年层出不穷,而全屋定制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定制类企业柔性生产能力的提升,让个性需求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得以满足;二是个性消费的崛起,让定制类设计师有了更多参与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而扩大了消费者市场,让定制类家居抢占了传统装修行业的市场。一方面细分了装修行业的市场,也加强了家居在装修产业链的地位,全屋定制品牌被重新定位。
 
全屋定制行业你追我赶,新的定制品牌也快速崛起。全屋定制企业要有拿得出手的好产品,其次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定制企业群起而上会导致未来几年产能过剩。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跟风和概念层面,现在的定制其实就是板式生产线,加上一些数控装置,欧美、日本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大家风风火火,并不具备真正定制的技术实力。
 
新中式家具
 
当中国还处于卖方市场时,家具外型还比较单一。那时候到展会上看到的家具造型,似乎都是新的,只要稍作修改就能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现在,这种表层学习和模仿越来越难见成效了。因为设计的精髓不局限于外在形态,而是内在价值,每个品牌都有自身的定位和价值主张。并且产品随着时间而演绎差异性,连贯性。单纯从外形上去仿,缺乏对文化理念和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是不会把产品做到位。
 
大多数国人对国外的生活状态并不了解,与此同时国内的家具市场开始成熟,消费者有别于西方人的消费需求浮现出来。从可以轻易模仿到无法再简单模仿,这是一个拐点。中国的家具企业需要去看懂这种体系,而不能再将眼光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型产品上。
 
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和消费者孕育出新中式风格,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又贴近当代审美和生活方式。新中式家具多采用胡桃木、水曲柳、枫木、速生杨、樟子松等非红木材料,制作成本降低。新中式家具,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其实也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自然、质朴、纯静的生活方式。但相对单调材质的颜色和造型,整体配套方面也局限了部分客户。
 
创新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创新也是高风险,成功率很低,更要付出代价,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国家也在着力推动创新技术与设计创意产业,改变以往的能源消耗和劳动密集的增长模式,自上而下地形成“创新深入人心”的局面。
 
创新可分为产品、市场、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四种创新,无论哪种创新都将推动改变整个产业的格局。

本文来自信息化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