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也显得错综复杂。但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却呈现强势的复苏态势,并通过多边合作支撑了周边乃至更多国家制造业的稳健复苏。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复苏态势进一步增强,市场供需加快增长,中国汽车产业相关进出口量均成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全球制造业经济的扩张发展。尤其是随着加强多边合作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抵御疫情冲击的重要共识,RCEP随之成立,旨在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

一、齐心合力促回暖

事实上,2019年对于汽车产业已然有人戏称为“寒冬”。随着2020年疫情席卷而来,汽车产业面临空前下行压力。甚至有分析曾预计,今年国内汽车行业产值可能会下降25%。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及各地区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恢复:

  • 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鼓励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活动。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三部门主导,中汽协组织行业企业,启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提议并部署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会议指出,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汽车行业的“产销”成绩单如何?在1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一次座谈会上,业内专家用一串数字来总结今年整个汽车市场的产销情况“原来计划下降控制在10%以内,1-11月实际下降3%,全年有望实现控制下降再2%以内,接近去年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虽然受到了疫情、车企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弱、油价下降等多因素影响,但今年新能源汽车预计产销量将与去年持平甚至略高。从新能源汽车购车方结构上看,今年购车比例中个人消费者比例大幅提升,全国平均占比70%左右。这一指标在杭州、天津、武汉、重庆等新一线城市相比2019年增幅高达4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数据是最直观的。虽然,相比较2018年和2019年无论是燃油车(ICE)还是新能源车(NEV)销量仍然处于下行趋势。但是可以看到,在多方努力下,自2020年4月开始全国汽车销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且销量较为稳定,新能源车销量自2020年7月开始持续回暖,并快速攀升。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上新能源车销售单价相比较2019年下浮较大。

二、新能源汽车未来之路通向何方?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下了8年行动计划。自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转眼8年规划已过,在汽车产业寒冬与全球疫情席卷的双重压力下,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意味着新的产业发展15年行动计划开启。它更是全球疫情下指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未来15年的发展路径,《规划》也必然带动全球汽车产业生态链进一步重塑。

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1、找准问题,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规划》首先指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在还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
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2、《规划》随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引领:

  •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 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融合

  • 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数据应用场景转变

  • 智能交通体系和智慧城市建设全面落地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带动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变化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毕马威也看到新能源汽车带动的汽车产业生态重建过程中,汽车产业原有的Tier1,Tier2,Tier3供应商模式已经被逐渐打破,整车创新设计在早期便需要把创新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软件供应商)直接纳入到Tier1供应商进行合作。原本需要2-3年的合格供应商申请周期,也不断刷新缩短记录,最快可达6个月取得Tier1供应商资质。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整车研发及组装、零部件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之间的“链条模式”,逐步演变为能源、公共系统、大数据平台、汽车、各种消费APP等超出汽车产业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模式”。过去几年,新造车科技企业吸引了大规模人才和资本的流入,在2020年部分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或启动了上市计划。
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3、基于《规划》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规划》指出总体策略:

  • 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 融合创新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配套

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4、《规划》指出了进一步细分落地方向:

如何理解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材料技术、芯片技术、能源技术、数据技术实现本土突破。
  • 整车和零部件同时看、分开看
  • 整车集成提升效率、提升安全和质量、降低成本
  • 动力系统,以及电池形成单独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 数据互联网络
如何理解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
  • 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在过去基本是整车厂,而未来大数据互联网企业有可能成为主导生态链的龙头

  • 基于新动力系统的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及应用,包括定期软件升级,未来必然涉及大量关于安全方面的测试及行业规则制定

  • 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产业融合在这个环节将体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理解产业融合发展?
需要综合运用政策及经济性手段,实现基建、汽车、电池、电网、能源、数据,多产业高效互动。

如何理解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 主要指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 通过提升数据网联、智能、共享,提升用户使用效率,推动行业发展效率
如何理解深化开放合作?

在技术、资本、行业指标等领域,以开放的心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达成国家层面的汽车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

毕马威 | 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5、有关出台政策,《规划》指出:

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出台和落实产业内相关财税支持政策。譬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相信在《规划》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1年必将延续2020年的发展势头,带动经济和资本的发展。2020年已经成为中国新造车势力挂牌资本市场的元年,且在资本市场上均有不俗表现,未来更加可期。

 

三、当然,机遇与挑战共存 

新造车势力在过去三年中最大的经营挑战来自产品交付,已开始量产的汽车,销售量和质量成为新一轮挑战。原因是:

  1. 传统车企已经全面下场新能源汽车赛道,与新造车势力进行正面竞争。传统车企的品牌价值、资本优势、客户及运行数据经验、供应链网络优势,都将对新造车势力带来巨大的冲击。

     

  2. 从大背景来看,现阶段纯电车仍然是家庭第二辆车或城市内用车的选择,未能成为消费者首辆车选择的原因主要在于充电桩的布局暂时未能达成对于纯电动车跨城市驾驶的支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毕马威KPMG):疫情中,时代更迭的中国汽车产业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