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但经略海洋,首先得有海洋工程装备。这种动辄上千吨上万吨的庞然大物,目前几乎多是欧美玩家。目前国内参与者也多是央企,精铟这样的民营企业并不太多。巨头林立,精铟能蹚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在广东阳江近海,伴随自升式海上平台吊臂起吊,一个重达200多吨的叶轮缓缓上升至100多米高空,并完成与风电机舱的精准对接。

这座创下国内多个“最”的风电安装平台便是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铟海工”)自主研发设计的“海龙兴业号”,尽管广东海域风大浪大,但它就像一块可移动的海上陆地,支撑着技术人员进行海上风电安装施工。

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企业以“专、精、特、新”为特点,主要从事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总装调试、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海上工程服务,合作企业多为中广核、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集团等行业龙头。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精铟海工厂房。资料图片

“扎实、低调”是精铟海工给外界的印象,这也与公司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密切相关,董事长李光远曾在广州文冲船厂从事了17年海洋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一直有着海洋情结的他,在38岁的时候选择放弃铁饭碗,辞职创业。

从2007年中海油的第一笔订单开始,精铟海工成功研发自升式钻井平台锁紧系统、升降系统、悬臂梁滑移系统、环梁提升装置升降系统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被业内誉为海洋工程行业中的“小巨人”。精铟还作为第一起草人,与中国船级社合作制定海工装备产品的国家标准,逐步填补我国海洋装备设计制造标准的空白。

随着“海龙兴业号”等订单的如期交付,近年来,精铟海工的营收也呈现指数增长。财报显示,2019年精铟海工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846.61%,净利润为3354万元。

“我们就是一帮‘技术宅’,希望通过研发创新,打破国外长时间的技术垄断。”在李光远看来,从事任何行业都没有捷径,精铟所取得成就并非通过弯道超车,而是十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直道”追赶。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技术储备拯救了精铟

每一家瞪羚企业在迎来高速成长之前,都曾忍受默默无闻。为了活下来,快速奔跑,纵身一跃,跨越死亡之谷。精铟海工也不例外。

从2014 年油价暴跌开始,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就开始陷入了低迷期。彼时的精铟海工经过前期资金研发投入,在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上刚取得突破,然而石油开采利润的降低却导致产品订单量骤减。

全球海工装备的成交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萧条。2019年,全球共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57艘/座,合计78.8亿美元,这已经是2016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额连续四年处于百亿美元以下。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看不到未来。”精铟海工副总经理邓达纮向记者讲述当时的迷茫。他表示,那时候市场极度悲观,原有订单取消,曾经赖以生存的舒适区一夜之间没有了。

提前的技术储备拯救了精铟海工。早在2012年,李光远等精铟创始人便认为,随着国家对环保、新能源产业的重视,海上风电行业将迎来长久发展。之后精铟便开始关注海上风电产业,并在生死时刻得以迅速转向海上风电平台及相关核心装备的研发布局。

事实证明,海上风电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为包括精铟海工在内的海工装备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风电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1亿千瓦,稳居世界首位,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04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593万千瓦。

其中,海上风力发电因其环保清洁、资源丰富、装机容量大、传输距离短等优势,被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目前,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大省正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广东省更是提出了打造万亿级海上风电产业的战略部署。因此,市场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船)、大吨位起重工程平台(船)的需求逐渐增强。

海上完成风机安装并非易事,这要求风电安装平台必须以绝对平衡的姿态立于海面上,而在安装过程中,误差更是不能超过2毫米。基于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积累的技术与经验,2017年,由精铟海工设计制造的“精铟01”风电安装平台投入使用,近三年来已经分别在江苏的盐城大丰、南通海岸蒋家沙、三峡响水、福建莆田等多个海上风场施工作业,顺利完成100多台风机的安装。

如今,通过自身所控制的海上自升式风电平台来从事海上风场的风机安装和风场运维服务已经成为精铟海工重要的发展引擎和业务增长点。2019年,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的出售和租赁收入占到总收入超过87%。

“我们非常看好海上风电产业的前景,信心也越来越足。”在邓达纮看来,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风电安装平台的需求还远未达到。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每个产品都要好用一点点”

作为一家成立仅10余年的民营企业,精铟海工为何能迅速成长为中国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又是如何在国内外的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研发是我们企业的核心优势,每个产品都要好用一点点。”邓达纮表示,“海洋工程行业大部分都是巨无霸企业,要想在其中活下来就要有点新东西。”

“精铟01”作为精铟海工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采用的便是国内首创的可连续式升降系统。“海上风电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窗口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升降的速度越快,平台施工抓窗口期的能力就越强。”邓达纮介绍,以往业内常用的不可连续式升降系统上升速度约为十几米/小时;而可连续式升降系统的上升速度为30米/小时,相当于过往的2倍上下。

“好用一点点”的创新理念在精铟海工的产品中大都多有体现。为了适应广东海域浪涌大,海洋地质结构和海况复杂的问题,由精铟海工自主研发设计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海龙兴业号”便首次采用桁架式桩腿、齿轮齿条升降设计, 并配置国内最大的 1200 吨绕桩吊机,使其作业效率更高,作业范围更广,抗风和抗海流冲击能力更强。

一直以来,精铟海工员工中近半数从事研发与技术,每年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的经费。为了提高研发效率,精铟海工发挥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和市场化操作优势,采用专注产品的研发创新、调试、安装与服务,将生产加工外包的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自身研发设计能力。

“就像制作乐高玩具,我们设计玩具的最终样子,检测其组装效果,但其中一块块的拼图会委托机械加工生产。”邓达纮解释道,这种模式能够成功离不开成熟的制造业配套能力,当初选址佛山便是看重佛山本土企业强大的金属加工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精铟海工血液里的一部分。目前,在海洋工程领域,精铟海工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

实际上,除了海洋工程装备业务,近年来精铟海工将业务拓展到了海上工程服务、海洋牧场装备、海上文娱设备以及新材料领域。积极探索“产品+服务”的海洋工程服务新商业模式,通过产业资源整合,从设备制造商延伸至服务提供商,以此拓展自身盈利模式。

“单纯提供设备很容易同质化,目前我们会针对客户痛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兼具设备和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客户粘性,在海洋经济市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邓达纮说。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充分发挥灵活创新优势

“经略海洋,装备当先。”

精铟海工所属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也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从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整体来看,欧美仍处于第一梯队,垄断了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韩国和新加坡在高端海工装备模块建造与总装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处于第二梯队;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设计开发能力、工程总包能力、高端配套以及产业体系建设上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海工装备制造技术迅速发展。2017年11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作为海洋大省,近年来,广东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而这其中,以树立行业标杆、践行国家核心装备自主化研发为目标的精铟海工无疑是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创新发展的缩影。

不可置否,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充满机遇,但是同样也充满挑战。如何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海工装备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如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下属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另一类是像精铟海工一样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

“振华是行业中我们敬仰的对象,在体量和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推进国产替代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目标上我们是一致的。” 邓达纮说道,精铟海工会充分发挥灵活创新的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如今,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仍是像精铟海工这类民企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轻资产运营为主的公司,希望未来在融资过程中,能有更合适的价值评估体系,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创业的后顾之忧。”邓达纮表示。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安然建议,对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政府应搭建研发公共平台,来减轻民营企业投资成本,同时,政府或者国企主导的产业基金应对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扶持和帮助。对企业而言,应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适应市场的规则与竞争。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专访精铟海工董事长李光远:“十年赶不上那就二十年,老老实实做事总会有收获”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李光远

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属材料专家。

曾供职于广州文冲船厂,具有33年船厂生产管理经验,曾获得佛山市南海区大城工匠、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创立精铟海工以来,组建技术研发团队,专注海工装备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拥有发明专利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带领团队研发的升降系统、锁紧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放弃国企厂长铁饭碗,38岁选择下海创业,这些在外人看来并不理智的选择,源自于精铟海工创始人李光远对于海洋的情节。“理工科”出身的他对技术创新异常执着,这也给精铟海工染上了“专注研发”的底色。

近日,瞪羚报道组走进精铟海工,对话精铟海工创始人、董事长李光远。在他看来,作为民营企业,精铟海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够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正是由于对于技术创新的坚持。

“我们并不具有弯道超车的能力,但我们会专注在这里,十年赶不上那就二十年,只要老老实实做事,总会有收获的。”李光远说道。

通过“点”创新带动应用提升

《南方财经》:目前精铟在整个行业中处于什么角色和定位?对比振华、中集等行业龙头,精铟如何把握定位,发挥自己价值?

李光远:目前,国内最终用户还是倾向于有欧美顶级品牌零部件的配置,但我们也有全部国产零部件的配置备份。作为纯民企,精铟资源有限,只能做小而精,目前还没有能力做大而美,因此,精铟基于自身的底层技术,通过“点”的创新来形成新的应用提升。

《南方财经》: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是精铟能够在海工装备产业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科技创新方面,精铟有哪些经验与心得?

李光远:精铟团队如果说有长处的话,可能是善于跨界寻找思路和方法,有时候当在行业内苦苦思索而不得的时候,和其他行业专家交流讨论,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技术由于行业的天然隔绝而没有做到跨界应用,但其实无论是思路还是技术方法,往往在其他行业同样可以很好的应用,要善于借鉴和学习。

《南方财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您对产业未来发展有哪些预期?

李光远:我国海洋工程起步晚,在国际上属于第三梯队水平,但是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背靠这样庞大的市场和国内大循环需求,对整个行业发展是巨大支撑。未来,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国产化替代和局部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可期的,但是需要耐心,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大量点滴的努力,精铟愿意做点滴努力的一分子。

资金一直是精铟短板

《南方财经》:如何度过“死亡谷”是每个创业企业需要面对的,精铟是如何度过最困难的阶段的?您认为能够支撑企业度过“死亡谷”的关键原因有哪些?

李光远:我们仍然不认为精铟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但是危与机是互相缠绕的辩证关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家小企业,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如何活下去,仍旧是精铟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面对生死存亡问题,企业只能尽量多想一步,多看一眼,通过基于基本底层技术的拓展性研发来提前布局未来可能的市场。

《南方财经》:目前,传统制造业往往面临人才流失,融资困难、市场竞争等问题,目前精铟或者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是否面临类似问题?您认为政府、企业、机构还能通过哪些方式共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李光远:这些是行业共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问题精铟都曾遇到或者正在经历。从企业角度,如何通过自身的战略和资源配置来做大做强,进而吸引资源关注和引入是很关键的;对于资源方,要把平台做得更加接地气,在政策出台前多倾听,多调研,有针对性地来匹配资源,这样是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的。

《南方财经》:这两年,精铟海工营收与利润率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主要是什么原因?目前公司经营资金情况如何?

李光远:精铟非常清楚这样的增长是基于国内市场以及行业的巨量增长形成的,并非是企业做得有多好,而是处于所谓风口。因为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研发本身又是九死一生,所以资金一直是精铟的短板。

《南方财经》:近期,精铟海工入选佛山首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企业,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未来精铟在投融资领域有什么规划?

李光远:大部分研发型企业采取轻资产运营的模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但这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评估定价,因此无法通过单纯的无形资产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此外,ABS是一个金融创新,匹配了精铟这类企业的特性和融资需求,除了ABS,精铟还计划通过股权融资来匹配后续发展的资金。

案例 |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

投资者说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潜力巨大,企业发展才能支撑国家战略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这是全球范围内都已经形成的共识。

目前,受制于海工装备领域对企业管理、资金、技术含金量的较高要求,我国从事海工装备的企业并不多。而作为民营企业,精铟海工多项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参与编导多项国家海洋装备设计制造标准、并积极探索“产品+服务”的产业链发展新方向……可以说,精铟海工的发展为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考。

需国产化替代和填补空白地方很多

今年,清控银杏广州团队作为领投方,投资精铟海工约四千万金额。谈及为何选择精铟海工?清控银杏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团队风控经理丁翎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精铟海工核心管理团队是一群个性鲜明、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他们和企业一起经历过油气市场的辉煌和没落,但始终不忘初心,即使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仍不断学习、持续创新,我们很欣赏这样的品质。”

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投资也面临着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等风险。对此,丁翎认为,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对于处于变革转型期的行业。他表示,“科技驱动、价值投资是我们的初心,因此我们进行了近一年的企业尽调和行业调研,在充分了解行业和企业的认知基础上进行了精铟海工的这笔投资。”

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精铟海工的营收大幅增长,这也证明企业通过对风险的预判,在行业低谷中成功突围,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海上油气、风电也不例外。此前,我们重点调研了精铟设备是否可以跨行业应用,布局不同行业,目前来看,当初的判断没有错。”丁翎说道。

在他看来,当前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需要国产化替代和填补空白的地方很多,因此,需要大量像精铟海工这样的企业,才能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而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轻资产实体企业融资难如何破解?

多年的投资经历,让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在海工装备企业投资上有着自己的心得。

“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需要中国基础制造业持续升级来作为支撑。”于立峰认为,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海洋装备领域技术水平仍不高。海水腐蚀、地质洋流等复杂的海洋环境都对海洋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作业精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因此,为了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像精铟海工这类企业必然需要长期、持续研发投入。但同时,他也提醒企业应避免因长期、持续的研发状态,逐渐脱离市场,陷入为了研发而研发的困境。此外,企业和投资人需要时刻警惕新兴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出现,对于原有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冲击。

在他看来,把握海工市场巨大空间的逻辑和趋势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投资机构才会看重技术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以及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企业最终是要将成果销售到市场中去,如何触达市场,如何触达客户,如何面对同行的竞争,这些都是需要企业家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投资机构非常看重的问题。”于立峰说。

然而,融资困难是包括精铟海工在内的以研发为主、轻资产实体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以股权融资为例,传统重资产企业因其实体资产本身价值,通过资产重置法等传统估值方法便可以实现明确定价,而对于轻资产企业,特别是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持续增长的盈利水平之前,其定价估值缺乏合理依据,这就为融资增加了巨大难度。

如何解决轻资产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于立峰建议,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和挖掘自身价值和优势,在融资过程中全面展现企业投资价值,帮助投资人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家自身要调整预期,不应过度透支企业长期价值,避免增加投资人决策难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从小作坊到小巨人!精铟海工“直道”打造海上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