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POC共识如何改变数据存储?

区块链是分布式的存储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同步数据,贡献自己的存储和算力获得奖励。区块链系统的链式结构配合哈希算法的应用,使得区块数据几乎无法篡改,如果要篡改需要改掉足够多的数据才能使篡改生效,这样的高成本使得篡改几乎不可能。

区块链和POC共识如何改变数据存储?

2008年11月,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就此开启了加密货币的时代。自此以后的十年间,加密货币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至今市场上流通着数千种种数字货币。

虽然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给大部分人的印象是骗局、泡沫、投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已经逐渐被认可,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区块链已经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目前区块链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无法落地,例如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虽然市值已经非常高了,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它们对现实世界产生实际价值,更多是资本市场的炒作。加上矿工使用的大量电力和矿机除了挖矿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这也让比特币等POW币种一直为人诟病。

是不是区块链技术无法落地呢?当然不是,区块链在跨国转账、物流管理、区块链存储、版权管理等领域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近非常火爆的POC共识就解决了区块链技术落地难和POW机制浪费电力的问题。

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证明是一种类似于POW工作量证明的共识算法,POC用硬盘容量替代算力来进行工作量证明,是POW机制的升级版。目前的主流共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POW的ASIC矿机化带来的矿业垄断、能源消耗等,而POS依旧存在大户垄断,不够去中心化等问题,而POC机制既在减少能耗的同时拥有和POW相近的安全性,又避免了POS、DPOS机制造成的中心化问题。

POC是从POW机制衍生而来的,POW挖矿比的是矿机的算力,谁先算到了问题的答案,谁就能得到奖励;POC挖矿则像是“开卷考试”,问题的答案是预先写进硬盘中的,每隔一段考官会发出一个问题,矿工搜索出自认为是正确的回答,而最接近答案的矿工便可获得奖励,谁的硬盘容量越大能够存储的答案越多,获得奖励的概率就越高。

而POC用硬盘来挖矿,这与区块链存储天然适配。POC机制的一个难题在于如何证明矿工是否将文件存储在硬盘上,在POC1.0时代,硬盘上存储的是验证者发送的特定文件,验证时矿工将要求的文件片段发送给验证者,但由于网络传输效率等问题导致无法大规模推广;POC2.0时代用特定算法生成的本地哈希值替代了验证者发送的文件,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让POC机制逐渐走向成熟。而正在研发的POC3.0机制则希望用更加有意义的文件取代单纯用于验证的哈希值,让POC挖矿能够在维护区块链正常运转的同时对社会产生更多的价值。

目前中心化的云存储市场的价值已经达到上千亿美元,POC机制可以利用token激励机制调动用户闲置的硬盘资源,用闲置资源挖矿,将资源分给有需要的用户使用,从而落地实现一个规模庞大的共享经济系统。

区块链是分布式的存储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同步数据,贡献自己的存储和算力获得奖励。区块链系统的链式结构配合哈希算法的应用,使得区块数据几乎无法篡改,如果要篡改需要改掉足够多的数据才能使篡改生效,这样的高成本使得篡改几乎不可能。

传统中心化数据库的安全,靠的是企业信任、数据管理员和其他安全策略,但这些在很多场景下并不可靠,近两年的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更加表明将数据交给他人的危害。

区块链的特性天生可以降低信任成本,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的可回溯、不可篡改、共识算法、P2P网络以及智能合约等特性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安全,未来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存储必将在很多领域抢占云存储的庞大市场!

本文来自信息化观察者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