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美国计划剔除所有中国制造零部件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重塑全球供应链,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计划在两年内更换所有中国零部件。
特斯拉已向其供应商发出全面指令,要求他们从特斯拉美国工厂生产的汽车中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这一要求标志着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加速将其美国生产与中国的供应链脱钩。特斯拉成为继通用汽车之后最新一家这样做的美国汽车制造商。由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已经开始更换某些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将剩余的中国制造零部件完全转换为外国替代品。这一时间表表明,他们正在积极重组多年来通过全球制造整合建立起来的供应关系。特斯拉积极寻求替代方案,鼓励这些供应商将生产从中国迁至墨西哥和东南亚等地区。

这一转变标志着大约两年前特斯拉开始增加美国工厂的北美采购行动的升级。当时,跨太平洋贸易面临关税威胁,促使该公司开始评估对其既定采购模式的替代方案。最新的要求将这一战略推向了逻辑终点,要求完全剔除中国零部件,而不是逐步减少。

整个汽车行业的高管们一直在努力应对波动的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使定价策略和长期规划变得复杂。当前贸易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迫使公司制定应急计划和替代采购方案,增加了成本和运营复杂性。

对特斯拉而言,挑战在于平衡其在中国的庞大制造业务与其美国国内生产需求。美国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场,所有在美国国内销售的汽车都是在其美国工厂生产的。中国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其上海工厂主要使用当地采购的零部件生产汽车。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汽车在中国国内销售,并出口到其他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但不运往美国。

特斯拉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降。据中国乘用车协会最近的数据,特斯拉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10月销量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9%至61497辆,扭转了9月2.8%的微弱增长。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量,包括Model 3和Model Y的出口,下降得更厉害,比9月下降了32.3%。这一大幅下降反映了中国市场需求的减弱以及该公司在亚洲业务的更广泛复杂情况。特斯拉上海工厂一直是特斯拉全球战略的核心,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中心,帮助该公司在价格上保持竞争力。但现在的采购要求与这一生产模式形成紧张关系。尽管特斯拉上海工厂将继续运营,但要求从美国制造的特斯拉汽车中排除中国零部件,需要为不同市场维护独立的供应链。这种细分增加了复杂性,并可能减少了来自全球统一采购的规模经济。

美国汽车全行业减少对中国依赖
特斯拉的指令是在美国整个汽车行业重新评估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背景下发布的。通用汽车最近指示数千家供应商从其供应链中移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这表明这种从中国采购的转变已超出了单个汽车制造商的战略。2025年全年,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汽车高管处于行业观察家所描述的“紧急处理模式”。特朗普总统的不一致关税,加上对稀土材料获取和半导体供应的周期性担忧,促使大型汽车制造商重新考虑对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依赖。

中国仍然是全球汽车生产零部件和材料的重要来源,在电池材料生产、用于电机的稀土材料以及现代车辆所需的众多电子零部件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从这些既定的供应链转移,需要寻找替代来源,认证新供应商,并可能接受更高的成本。对于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这种转变带来了特别的挑战,它们在电池技术方面严重依赖中国电池公司在成本和规模上的显著优势。找到能够满足质量和数量要求的非中国供应商,同时保持价格竞争力,将考验完全分离供应链的可行性。

随着汽车制造商应对这些变化,车辆成本和生产时间表的最终影响仍然不确定。未来几个月将揭示该行业是否能够在没有重大中断的情况下成功实现这种供应链地理版图重新定位。

来源:莱茵国际

本文摘编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dongxizhiku@163.com

欢迎加入东西智库微信群,专注制造业资料分享及交流(微信扫码添加东西智库小助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