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稀土对华依赖度从90%降至60%
自2010 年以来,日本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除了囤积、回收和推广替代技术外,日本还大力投资非中国的稀土项目,特别是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Lynas),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非中国稀土生产商。
根据阿格斯媒体(Argus Media)提供的数据,日本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已从2010年的超过 90% 降至目前的不到 60%。日本计划在今年进一步将其对中国的稀土进口依赖度降至 50% 以下。
中国是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领导者,其稀土产量占全球矿山产量的近 70%,并且加工了近 90% 的稀土,这意味着它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材料并进行提炼。考虑到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的加速,关键矿产需求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
日本的稀土供应链转型被视为西方国家的模板,同时也证明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的影响力是多么困难。
根据咨询公司 Project Blue 的创始人兼董事尼尔斯·贝克贝格(Nils Backeberg)的说法,日本不仅投资了稀土矿,还投资了将材料加工和提炼成可用产品的设施,并通过莱纳斯和其国际供应链取得了成功。然而,贝克贝格表示,日本在一些关键领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对于重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中通常较为稀少,因此价值更高。“莱纳斯生产的重稀土并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实际上被送往中国进行进一步提炼。”
但莱纳斯在这一领域仍在取得进展。在过去一个月左右,该公司宣布在两种重稀土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在中国以外生产了这些稀土。
欧洲的稀土国内产量有限。与美国一样,该地区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尽管正在制定计划开发国内资源和加工能力。例如,比利时化工集团索尔维(Solvay)在法国拉罗谢尔运营着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加工工厂,该公司计划到 2030 年满足欧洲 30% 的永磁体用加工稀土需求。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格雷西琳·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表示,美国和欧盟需要合作,为中国以外的稀土创造市场。“西方正在中国以外创建一个新兴的稀土产业,而此时价格低迷,公司正努力实现盈利,”巴斯卡兰表示。税收抵免和补贴对于确保非中国项目能够建设和扩大规模将是“必不可少的”,巴斯卡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