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这消息的时候,硅基君还挺得意的,心想美国新能源车还是离不开中国吧。结果再一看,中文互联网还没怎么报导这事呢,韩国那边倒是激动得不行。咋回事呢,这还得回到《通胀削减法案》落地之初说起。在2022年,美国颁布了《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里面有一条是关于7500美元新能源车税收减免的补贴,其条件是:购买的电动车首先得在北美完成最终组装,其次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原料得来自美国或者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这一法案在今年初再次升级,说是明年开始电池矿物原料凡是从“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简称FEOC)采购的,一律无法享受税收抵免。说白话,只要车里装的电池是中国产的、或者是用了中国进口矿物的电池,都不能拿补贴。结果法案推出,韩国人比中国人还上火。身为韩国五大财团之一的现代汽车集团就明确表示,立即将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排除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之外的做法很“不现实”,还各种请求美国政府高抬贵手放过中国电池。不光是现代汽车,韩国电池制造商LG Energy Solution、SK On和三星SDI,以及韩国电池产业协会都纷纷向美国建议设置一个宽限期,比如推迟两年,等等咱们想想办法。现在好了,本来要在2025年正式实施的政策,改到2027年了。《朝鲜日报》《韩国经济日报》等齐齐刊文对此表示欢迎,甚至有韩媒认为,这为韩国寻找中国产矿物原料的替代方案、建立新的电池供应链体系赢得了胜利。硅友们没看错,韩国人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都因为一种制造动力电池的关键元素:石墨。目前无论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的普遍是石墨,因为其导电性能明显优于其他非金属,虽然有认为硅基负极材料可以在不远的未来取代石墨,但无论循环寿命还是充电倍率,硅基材料都远逊于石墨。韩国有三家主要的动力电池制造商,LG Energy Solution、SK On和三星SDI,在去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分别处于第三名、第六和第七名,前两名是咱们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好巧不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